[发明专利]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0502.3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健;喻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6 | 分类号: | C23F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垢增亮 铝合金 碱蚀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前处理技术领域。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由60‑100g/L的氢氧化钠、50‑80g/L的碱蚀剂和水组成;所述碱蚀剂由碳酸钠10‑25g/L、磷酸钠15‑40g/L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由抑垢剂10‑20g/L、光亮剂3‑6g/L、活性剂1‑5g/L和络合剂1‑3g/L组成。其制备方法中,采用先配置槽液,向槽液中按比例添加碳酸钠、磷酸钠和水并搅拌均匀,并单独制备添加剂,同时将制得的添加剂加入至上述混合溶液中,既得碱蚀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阳极氧化前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型材大多经过阳极氧化或电解着色处理,而前处理中的碱蚀工序是其获得良好表面的关键步骤。经碱蚀处理后,可将铝型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溶解掉,露出基体金属,活化铝材表面,碱蚀液在一定的浓度和温度下具有很强的刻蚀能力,能将表面的挤压粗糙纹等缺陷减少或消除,获得平整光滑的表面;碱性溶液都具有一定的除油脱脂能力,经除油后的铝材再经碱蚀,可进一步除去油污,净化表面;另外,一些要求表面暗光的铝型材经添加某些碱蚀添加剂后,可获得不同粗细均有砂面,经氧化着色后色泽均匀柔和美观。
但是目前的铝合金碱蚀液在对铝型材进行处理时,铝型材表面仍残留有油污和自然氧化膜,处理后铝合金表面不够平整光滑,给后续氧化造成较大影响,同时造成铝型材损失浪费和碱的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由60-100g/L的氢氧化钠、50-80g/L的碱蚀剂和水组成;
所述碱蚀剂由碳酸钠10-25g/L、磷酸钠15-40g/L和添加剂组成;
添加剂由抑垢剂10-20g/L、光亮剂3-6g/L、活性剂1-5g/L和络合剂1-3g/L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抑垢剂为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羟基乙叉二磷酸四钠、氨基三甲叉膦酸三钠、庚糖酸钠、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葡萄糖酸钠还具有很强的络合作用,抑制碱液中铝离子水解形成沉淀;柠檬酸钠作为缓蚀剂和络合剂,加快铝合金表面附着物的清洗速度,同时减弱硫酸对铝合金的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光亮剂为海藻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剂为苯甲酸钠。可以加快铝型材表面的除油。
进一步的,所述络合剂为羟基羧酸盐、氨羧络合物、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由氢氧化钠、碱蚀剂和水组成,利用碱液的强腐蚀性,将铝件表面的微蚀坑扩大,形成完整、均匀的粗糙砂面,添加碱蚀剂增强碱液对铝合金的腐蚀性,加快反应速度,且在碱蚀剂中加入了抑垢剂,能络合铝离子,有效提高碱蚀液的铝离子管控上限,从而提升碱蚀槽溶铝量,抑制结垢;光亮剂,能够提高工件处理后的光泽度;表面活性剂用于加快除油,同时活性剂利用其润滑、吸附作用而缓蚀,防止晶体长大;络合剂可以抑制氢氧化铝沉淀的产生,转化成可溶性的络阴离子,同时提高了铝离子的允许溶存量。
上述抑垢增亮铝合金碱蚀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槽液:向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和水,并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2)向槽液中按比例添加碳酸钠、磷酸钠和水并搅拌均匀;
(3)制备添加剂:向干燥器内投入称量好的抑垢剂、光亮剂、活性剂和络合剂,并在温度25~35℃的条件下,旋转搅拌1-3h至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制备的添加剂加入至步骤(2)中制得的溶液中,并在20-40℃下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制得碱蚀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0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