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1371.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军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760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施工 通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安装板,支撑安装板的上方左右对称水平设置有固定安装板,固定安装板的下侧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连接伸缩柱,连接伸缩柱的下端均纵向水平设置有限位导向柱,支撑安装板的上侧两端配合限位导向柱均设置有限位导向槽,所述支撑安装板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作业安装板,支撑安装板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安装罩,通过吊装式固定结构,配合组合安装结构,使得装置的安装简单稳定,通过复位转动结构进行管道的适应性固定,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安装,且安装稳定,通过高度调节适应不同的通风需求,通过减震和弹性限位,显著提升装置对通风管道的保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和引水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特长和长大隧道越来越多,为了增设开挖面实现快速施工,多数采用设置斜井辅助坑道的施工方式,通常都有多个作业面在同时施工,属于多开挖面平行施工的情况,斜井施工完成进入正洞后,多开挖面平行施工导致洞内投入的机械设备增多,产生了大量CO、NO2、粉尘等,洞内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隧道掘进的不断深入,施工环境还会进一步恶化,成为隧道施工通风中最大的难题之一,从而施工通风成为影响此类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采用的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震动造成通风管掉落,或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牢固的稳定通风管,往往造成了装置使用寿命不长,提高了施工成本,虽然部分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提升了安装性能,但是在抗震方面、适应性紧固安装方面、调节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因此,提出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安装板,支撑安装板的上方左右对称水平设置有固定安装板,固定安装板的下侧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连接伸缩柱,连接伸缩柱的下端均纵向水平设置有限位导向柱,支撑安装板的上侧两端配合限位导向柱均设置有限位导向槽,所述支撑安装板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作业安装板,支撑安装板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安装罩,传动安装罩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轴承套,配合限位轴承套均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限位转轴下端同轴竖直设置有升降螺柱,作业安装板的上端配合升降螺柱竖直设置有升降螺筒,支撑安装板的下侧对称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筒,作业安装板的上侧配合升降导向筒均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柱,作业安装板的下方水平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弧形橡胶带,弧形橡胶带的上侧两端正对的作业安装板内均设置有转动安装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板的边缘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限位安装套,配合限位安装套均竖直设置有限位转动柱,限位转动柱的上端均同轴设置有螺纹钢钉,限位转动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手动转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下侧配合连接伸缩柱均竖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外侧等角度竖直设置有活动限位柱,固定安装板的下侧配合活动限位柱均竖直设置有限位传动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限位柱的上端配合限位传动腔均水平设置有活动限位盘,活动限位盘的上端均竖直设置有限位弹簧,限位传动腔的下端配合活动限位柱均竖直设置有限位导向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转轴的上端同轴水平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安装罩的内部配合传动齿轮等角度竖直设置有若干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均通过转轴安装在传动安装罩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安装罩两侧的支撑安装板内均嵌入设置有蓄电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安装罩的内部均通过复位转轴设置有复位绕线盘,复位绕线盘均向下伸出设置有紧固带,弧形橡胶带的上端均与正对的紧固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军,未经刘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