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防护服用TPU防水透湿阻隔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1428.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杨建军;何祥燕;张建安;吴明元;吴庆云;刘久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40;B32B7/12;B32B27/08;B32B27/18;B32B33/00;B32B37/12;C08G77/46;D01F1/10;D01F6/48;D01F8/10;A41D13/12;A41D31/02;A41D3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生昕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防护 服用 tpu 防水 阻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疗防护服用TPU防水透湿阻隔膜,包括复合TPU膜和复合聚四氟乙烯膜;所述复合TPU膜的厚度为2mm,所述复合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为3mm,复合TPU膜与复合聚四氟乙烯膜之间通过tw‑2036胶水粘结;将聚乙二醇分子接枝在弹性体表面,制得处理后的弹性体,赋予其亲水性能,解决了聚乙二醇分子缺少可反应的活性基团,无法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接枝在弹性体表明的技术问题,之后步骤S3中将处理后的弹性体与TPU混合纺丝,制备出复合TPU膜,通过处理后的弹性体上的亲水基团能够赋予该复合膜优异的透湿性能,而且复合膜表面无微孔,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TPU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防护服用TPU防水透湿阻隔膜。
背景技术
TPU(热塑性聚氨酯)是环保高分子聚合物,它克服了PVC和PU膜的诸多缺陷,不但拥有橡胶及普通塑料的大部分特性,而且还拥有优良的综合物理及化学性能,所以又被称为未来素材。TPU中透防水透湿膜是采用TPU粒料,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薄膜,它继承了TPU的优秀物性,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由于具有无毒性的优点,符合环保要求,TPU中透防水透湿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级服装、鞋材、吹气袋、包装和工艺品等领域。
中国发明专利CN103507191A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流延卷取中透防水透湿TPU膜。该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流延卷取中透防水透湿TPU膜的产品,它包括选择通过加入新配方的TPU粒料经高温熔融后,从挤出机模头挤出—冷却—成型—卷取。它包括模头,它还包括设置于挤出机模头下的花纹定型轮、成型冷却轮、驱动轮,还包括橡胶展开轮、收卷驱动轮、静电消除轮、防滑铁氟龙和收卷装置。本发明配方独特、新颖,突破了其它中透防水透湿膜一定要吹塑、附PE才能生产的局限性,让后序更方便操作,降低聚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的双重浪费,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防护服用TPU防水透湿阻隔膜。
本发明将聚乙二醇分子接枝在弹性体表面,制得处理后的弹性体,赋予其亲水性能,解决了聚乙二醇分子缺少可反应的活性基团,无法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接枝在弹性体表明的技术问题,之后步骤S3中将处理后的弹性体与TPU混合纺丝,制备出复合TPU膜,通过处理后的弹性体上的亲水基团能够赋予该复合膜优异的透湿性能,而且复合膜表面无微孔,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防护服用TPU防水透湿阻隔膜,包括复合TPU膜和复合聚四氟乙烯膜;
所述复合TPU膜由如下方法制成:
步骤S1、将乙烯基聚硅氧烷和聚甲基氢硅氧烷按照1∶3的重量比加入反应釜中,之后加入六水合氯铂酸和多乙烯基单体,匀速搅拌15min后加入质量分数10%硫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65-85℃固化10h,制得弹性体,控制六水合氯铂酸的重量为乙烯基聚硅氧烷重量的0.5-0.8%,多乙烯基单体的重量为乙烯基聚硅氧烷重量的10%;
步骤S2、将聚乙二醇衍生物加入异丙醇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催化剂,制得混合液A,将步骤S1制得的弹性体加入混合液A中,50-60℃水浴加热并磁力搅拌30min,之后取出,分别置于丙酮和去离子水中超声2min,控制超声功率为50-60W,制得处理后的弹性体,控制聚乙二醇、异丙醇中、催化剂和弹性体的重量比为1∶10∶0.1-0.2∶1;
步骤S3、分别将步骤S2制得的处理后的弹性体和TPU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50-65℃水浴加热并磁力搅拌4h,制得纺丝液,之后静电纺丝,制得复合TPU膜,控制弹性体、TPU和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3∶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