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1516.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旋;张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15;A61M5/34;A61M5/50;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于妙卓 |
地址: | 515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包括针头安装腔和推杆安装腔;回拉件,安装在所述针头安装腔内,所述回拉件适于安装针头,所述回拉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推杆,设于所述推杆安装腔中,在所述推杆的端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容纳腔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容纳腔由封闭曲面结构围合而成;所述推杆插入所述回拉件内时,所述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卡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本发明有效的达到自毁的效果,避免了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之后,再次被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使用量比较广的医疗器具。主要用于药液或抽血检验等。近年来为了避免注射器的重复使用和交叉感染,推广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但由于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在使用完后,仍然保持完好,可以重复使用,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带来了交叉感染的隐患,容易引起疾病传播。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0876824A,公开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座、回拉件、针筒和推杆,针头安装在针座上,同时在推杆的前端安装偏压结构,并在回拉件的端部设置一个开口,从而便于推杆的伸入。推杆插入回拉件内,并在推杆退回时,将回拉件拉出,由于回拉件脱离了针筒的限制,偏压结构则推动针头朝向一个方向偏转,实现注射器的自毁。该方式虽然可以实现注射器的自毁,但是,由于在回拉件的端部设置开口,虽然便于推杆的伸入,同时也降低了偏压结构对针头施加的作用力,使得该偏压结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影响注射器的自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实现自毁功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并能有效的实现自毁功能的注射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包括针头安装腔和推杆安装腔;回拉件,安装在所述针头安装腔内,所述回拉件适于安装针头,所述回拉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推杆,设于所述推杆安装腔中,在所述推杆的端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容纳腔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容纳腔由封闭曲面结构围合而成;所述推杆插入所述回拉件内时,所述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卡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可选的,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弹性端和第二弹性端,所述第一弹性端和第二弹性端之间设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端和第二弹性端均具有便于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倾斜面。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弹性端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可选的,还包括抵接结构,所述抵接结构设于卡接部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抵接结构适于对回拉件施加作用力,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回拉件移动时,驱动所述回拉件及针头偏离所述针筒的轴线。
可选的,抵接结构为成型在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上的凸起,或设于所述第一弹性端和第二弹性端二者其中之一的倾斜面上的凸台。
可选的,还包括针座,所述针座设置在所述针筒的端部的外侧,且所述针座与所述回拉件紧密配合。
可选的,所述回拉件上设有第一凸台部,所述针座内壁上设有第二凸台部,所述第二凸台部用于阻挡所述回拉件,在所述针头的作用力下朝向所述针筒内部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部上套设有密封结构。
可选的,所述回拉件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出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