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晶板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1734.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鹤;姜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得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憨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61 | 代理人: | 何柳青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晶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原料粉碎:将原料中各组分按工艺要求分别进行粉碎、筛选;混料:将经过粉碎、筛选的各组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坯:将混合的原料经过激震高压压制成板材毛坯;干燥:对板材毛坯进行干燥处理;烧制:将经过干燥后的板材毛坯送入窑内烧制,烧制温度为1500℃‑1600℃;表面热处理:将经过烧制板材毛坯冷却至50℃‑70℃之后,再次送入窑内保温留存30‑45min,保温留存温度为700℃‑900℃,后自然冷却。本技术方案以氮碳结合为陶瓷基础构架,加上锆、硼等性能优异的主要原料构成;经双面激震高压压制成型制成坯体,烘干后,釆用烧成工艺,然后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热处理,达到耐磨、耐高温、耐腐蚀、耐热冲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板材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微晶板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装饰板材分为有机板材和无机板材两大类,有机板材中树脂型石英石板材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将体系中90%左右的石英颗粒粘合起来,形成弯曲强度超过30MPa的板材;本发明中的烧结型无机石英石板材,是以少量粘土-长石-石英三元共熔体系在高温下形成的液体,将体系中90%左右的石英颗粒粘合起来,形成完全不含树脂、弯曲强度超过40MPa的板材,但是,树脂型石英石板材存在不耐碱腐蚀、不耐紫外线、易变形的缺点。
而经过烧制而成的无机板材完全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其结构强度以及化学性能仍然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晶板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晶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原料粉碎:将原料中各组分按工艺要求分别进行粉碎、筛选;
混料:将经过粉碎、筛选的各组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制坯:将混合的原料经过激震高压压制成板材毛坯;
干燥:对板材毛坯进行干燥处理;
烧制:将经过干燥后的板材毛坯送入窑内烧制,烧制温度为1500℃-1600℃;
表面热处理:将经过烧制板材毛坯冷却至50℃-70℃之后,再次送入窑内保温留存30-45min,保温留存温度为700℃-900℃,后自然冷却。
进一步限定,所述原料包括组分如下:氮化硅、碳化硅、氮化硼、硅酸锆、辅料。
进一步限定,所述辅料为高岭土和石英粉。
进一步限定,所述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如下:
氮化硅10-15份、碳化硅10-15份、氮化硼10-15份、硅酸锆10-15份、高岭土20-30份、石英粉5-15份、坯体增强剂0.5-1份。
进一步限定,混料过程中以喷洒方式逐量加入清水,同步进行搅拌,清水加入总量不超过物料重量的10%。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染色剂0.2-0.5份。
进一步限定,原料中各组分细度均为50-8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各组分中,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不但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而且本身具备一定的润滑性和高耐热冲击性。
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耐热震、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氮化硼通常为黑色、棕色或暗红色晶体,属闪锌矿结构的硬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化学侵蚀性,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硅酸锆是一种高级的耐火材料,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提高耐火制品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酸碱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得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得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