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草地混播的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1818.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4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贾倩民;石薇;侯扶江;常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C1/00;A01G20/0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草地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草地混播的改良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草地划分、种子处理和混播种植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盐碱地草地混播的改良。本发明将草地划分多个区域,进行分类划分混播,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在间隔区搭建的支架上方设有滴灌管,保证了作物的需水要求,并可提高混播牧草的产量和品质。本发明将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分开处理,并在不同的种植区选择不同的坐标位置,能够改良土壤、减少杂草侵入,碱化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本发明中紫花苜蓿的出苗率为93.7%~94.2%,出苗质量健康,30天成活率为94.6%~96.7%。本发明的混播草地产量提高了50.93%~58.20%,其中,高羊茅产量提高了48.17%~51.59%,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草地混播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土地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过量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植物在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几乎不能生存。
混播草地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栽培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工草地。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建立人工草地多采用混播的方式,通常混播比单播可提高产草量14%左右。混播草地具有产量高而稳定、牧草品质优良、延长青草利用期、便于储存调制、改良土壤、减少杂草侵入及病虫危害的优势。
经现有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103880B,公开日2017年9月29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柳枝稷和野大豆的混播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种子的发芽,提高发芽率及发芽势,但是其主要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且比较浪费土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节约空间,又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发芽率和种子发芽势的盐碱地草地混播的改良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草地混播的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草地划分:选择适宜改良的草地,将其按照4~6m×3~4m分隔成多个小区,每个小区之间的间隔为40~50cm,然后在间隔区搭建支架,在支架的上方架设有滴灌管;
2)种子处理:先将种子进行分选,分成禾本科和豆科两种类型,将禾本科种子加入种子处理剂中浸泡30~40min,然后喷淋6%~8%的碱喷淋液喷施处理;将豆科种子采用洋葱浓缩液处理10~15min,然后采用二甲基亚砜与防冻剂进行包衣处理;
3)混播种植:将草地分成n个小区,其中(2n+1)小区种植禾本科种子,2n小区种植豆科种子,设定(2n+1)小区的种子种植间距为2n小区种子种植间距的70%~80%,所述(2n+1)小区种子纵向间隔种植有豆科牧草,所述2n小区种子横向间隔种植有禾本科牧草。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多效唑5~10份、季戊四醇3~7份、核苷酸水剂3~6份、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0.8~1.2份、水50~60份。
进一步地,所述二甲基亚砜与防冻剂的质量比为3~8:1~3。
进一步地,所述2n小区种子种植坐标为(2n-1,2n),(2n+1)小区的的种子种植坐标为(3n,3n+1)。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种子选择紫花苜蓿、沙打旺、白三叶、红三叶、拉巴豆、秣食豆、毛苕子、箭筈豌豆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禾本科种子选择披碱草、鸭茅、高羊茅、无芒雀麦、燕麦、谷稗、苏丹草、一年生黑麦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