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铸浇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2885.8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杜思敏;林发驹;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9/00 | 分类号: | B22D9/00;B22D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扬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模铸浇注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效提高钢锭质量的模铸浇注装置,包括通过内部通路依次连通的漏斗砖、铸管砖、中心砖、流钢砖、流钢尾砖和模底砖,所述中心砖的出口设置有中心砖出口凸台,流钢砖的入口设置有流钢砖入口凹槽,中心砖出口凸台与流钢砖入口凹槽互相匹配。本发明通过对模铸浇注装置内流通通道节点的优化,有效的降低了浇注时容易出现的漏钢、开裂等浇筑缺陷,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另外,钢液的顺流可减小接头位置的压力,减少钢液对流钢砖耐材的冲刷,避免外来物质对钢液的污染。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钢锭模铸浇注的工艺场合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铸浇注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模铸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模铸浇注系统包括漏斗砖、铸管砖、中心砖、流钢砖、流钢尾砖、模底砖和钢锭模。在现有的浇注系统中,中心砖与流钢砖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中心砖上的凹槽与流钢砖上的凸台相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不利于钢液的顺流,钢液流过时,流钢砖接缝位置承受较大的压力,造成流钢砖上的凸台在钢液流动过程中被冲刷,将耐材带入钢液中。同时,流钢尾砖与模底砖之间采用平面对接方式,此种对接易在接口处出现漏钢现象,且不利于模底砖与尾砖孔之间的对中。另外,现有系统流钢砖长度偏短,且流钢砖未设置防开裂装置,砖与砖之间的接缝未采取防漏措施,流钢尾砖尾部采用加长设置,易出现流钢死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钢锭质量的模铸浇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铸浇注装置,包括通过内部通路依次连通的漏斗砖、铸管砖、中心砖、流钢砖、流钢尾砖和模底砖,所述中心砖的出口设置有中心砖出口凸台,流钢砖的入口设置有流钢砖入口凹槽,中心砖出口凸台与流钢砖入口凹槽互相匹配。
进一步的是,所述流钢尾砖的出口设置有流钢尾砖出口凸台,模底砖的入口设置有模底砖入口凹槽,所述流钢尾砖出口凸台与模底砖入口凹槽互相匹配。
进一步的是,所述流钢砖的出口设置有流钢砖出口凸台,流钢尾砖的入口设置有流钢尾砖入口凹槽,所述流钢砖出口凸台与模底砖入口凹槽互相匹配。
进一步的是,包括至少两个首位相连的流钢砖,所述相邻的流钢砖的接缝处设置有防漏钢卡。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漏钢卡为U型防漏钢卡。
进一步的是,所述流钢砖外周设置有加固钢带。
进一步的是,中心砖的出口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是,流钢尾砖的内部通路的折弯处设置有折弯倒角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模铸浇注装置内流通通道节点的优化,有效地避免了浇注时容易出现的漏钢、流钢砖开裂等浇筑缺陷的产生。另外,钢液的顺流可减小接头位置的压力,减少钢液对流钢砖耐材的冲刷,避免外来物质对钢液的污染,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钢锭模铸浇注的工艺场合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心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流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流钢砖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流钢尾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模底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漏斗砖1、铸管砖2、中心砖3、中心砖出口凸台31、加固钢带4、防漏钢卡5、流钢尾砖6、流钢尾砖入口凹槽61、折弯倒角62、流钢尾砖出口凸台63、模底砖7、模底砖入口凹槽71、流钢砖8、流钢砖入口凹槽81、流钢砖出口凸台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2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裸露岩体生态复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砖压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