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及回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3439.9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骆发江;田勇;田周;时广辉;孟锦;张泽坤;李俊;张波;马冲;李锋;胡金库;孙愿军;樊耿;李鹏;张勤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2D1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5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重 湿陷性 黄土 区域 回填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及回填方法。回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黄土65—74份、水泥3—20份、粉煤灰2—5份、分散剂1—5份、超细粉5—8份和水15—25份。本发明可实现自密实、固化黄土,其强度、体积稳定性和渗透性好,保证了肥槽回填的密实性,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适用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及回填方法。
背景技术
肥槽是为提供建筑施工作业面而多开挖的那一部分基坑,通常情况下是指基础外墙或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与基坑边之间的空间,进行肥槽回填土施工时,因施工空间有限,带来施工困难,因此回填很难达到密实。
目前在不同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土体加固以及土体改良等方面的施工要求:
1、传统的地基处理通常采用深层搅拌法,该方法是指在原土体中加入水泥等固化剂,再进行强制搅拌,通过这种方法达到提高原有地基强度的地基处理措施。由于该方法原位拌合缺乏流动和操作空间、以及机械设备等原因造成拌合不均匀,因此导致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较低;
2、沟槽回填施工,通常采用三七灰土、二八灰土进行回填处理,还可以采用混凝土等材料直接替换土体,该方法存在浪费材料、造价高且施工工序复杂的问题。
目前实际工程中针对肥槽回填难以回填密实的原因如下:
1)施工空间狭小;2)肥槽深度大;3)支护结构干扰。
由于肥槽回填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普遍存在,是业界难题,故有必要就该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目前预拌流态固化土存在一次性投资大,单方成本高的问题,由于其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难以一次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肥槽回填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可实现自密实、固化黄土,其强度、体积稳定性和渗透性好,保证了肥槽回填的密实性,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适用性和耐久性。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上述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实现的肥槽回填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回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黄土65—74份、水泥3—20份、粉煤灰2—5份、分散剂1—5份、超细粉5—8份和水15—25份。
优选的,回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黄土65份、水泥12—20份、粉煤灰2—5份、分散剂1—5份、超细粉5—8份和水15—25份。
优选的,回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黄土74份、水泥3—5份、粉煤灰2—5份、分散剂1—5份、超细粉5—8份和水15—25份。
优选的,水泥:粉煤灰的质量比满足1:0.3—0.6。
优选的,分散剂为磷酸酯乙酯或木质素磺酸钙;超细粉是粉煤灰级别为Ⅰ级,颗粒较细的一种。
一种制备上述的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和超细粉加入固定容器中,再导入相应配比的水,搅拌均匀,让其充分混合后形成混合液A;
2)向步骤1)的混合液A中加入相应配比的水泥和粉煤灰,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
3)向混合液B中加入相应配比的黄土,搅拌均匀,制得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
一种利用上述的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肥槽回填材料实现的肥槽回填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3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酸碱腐蚀情况的急救液
- 下一篇:配置USB设备按键功能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