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源解析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3827.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马远鹏;尹治平;吴磊;孙世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深蓝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大气 污染物 解析 方法 存储 介质 设备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内污染源信息和气溶胶中的所有化学组分浓度,所述污染源信息包括污染源种类和各类污染源对应的气溶胶中的化学组分的含量;
针对所有所述化学组分建立受体模型,获取所述气溶胶中各化学组分对应各污染源的贡献值;
根据各所述化学组分的浓度和各所述污染源的贡献值,获取目标区域各污染源的贡献率作为先验概率;
应用数类统计法对目标区域内历史样本进行计算,得到各类污染源在特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应用朴素贝叶斯算法,根据所述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得到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污染源信息和气溶胶中的所有化学组分,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内排放源信息,包括排放源个数和各排放源排放物质的化学元素组成;
根据所述排放源信息确定污染源种类;
确定每类所述污染源对应的气溶胶中的化学组分;
根据所有所述污染源确定目标区域内气溶胶中的化学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蒸汽喷射气溶胶采样器测量气溶胶中各化学组分及各组分的浓度,以及测量气溶胶中对应各类污染源的化学组分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Ci代表气溶胶中化学组分i的浓度测量值,单位为ug/m3;Fij为第j类污染源中化学组分i的含量测量值,单位为g/g;Sj为第j类污染源的贡献的浓度计算值,单位为ug/m3;I为化学组分个数,J为污染源类的个数;
式中,C代表气溶胶中化学组分总质量浓度;δj为第j类污染源的贡献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数类统计法对目标区域内历史样本进行计算,得到各类污染源在特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包括:
收集历史样本数据,包括目标区域内每日污染源的信息、气象参数、地理信息以及土地利用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收集到的历史样本数据按照所述污染源的种类进行统计分类,得到各类污染源在特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样本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
查询目标区域内各检测点日志,获取每日污染源信息、气象参数和地理信息;
基于卫星遥感获取土地利用信息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朴素贝叶斯算法,根据所述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得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结果,包括:
将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带入朴素贝叶斯算法;
计算得到后验概率,即为大气污染源源解析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根据所述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结果对大气污染来源进行定量化评价。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物解析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在处理器上运行,用以运行受体模型,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物源解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深蓝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深蓝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38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土工织物电渗联合强夯碎石桩的淤泥快速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能表在线校验仪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