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吴茱萸碱类似物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4200.3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映前;杨程杰;吴天琳;王璟汝;李海昕;罗雄飞;贺颖慧;杜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3/00;C07D471/14;C07D513/14;C07D49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吴茱萸 类似物 及其 防治 植物 病原 真菌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吴茱萸碱类似物WZY01~WZY25及其在抗植物病原菌中的用途。生物活性测试发现,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稻瘟病菌等6种农业病害表现出潜在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WZY‑01对于立枯丝核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活性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本化合物制备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有望开发为新型抑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吴茱萸碱类似物WZY-01~WZY25及其在防治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植物病原真菌对农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所导致的植物病害约占全部植物病害的70%~80%,对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植物病原真菌性病害的主要手段,但是化学农药长期单一地使用,不仅造成了植物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还会导致化学残留,土壤污染,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是目前农药创制的重要目标。植物源农药因其具有低毒、无残留、选择性高、易分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逐渐成为农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热点。以天然产物为灵感,从中寻找和筛选潜在的抗菌活性成分和活性先导,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从而得到具有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菌剂,已成为新型农业创制开发的重要途径。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厥阳头痛、寒病腹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高血压等症。吴茱萸碱是吴茱萸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压,保护心血管以及提高免疫等作用。因其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以及独特的化学结构,吴茱萸碱成为了众多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如张万年等人通过对吴茱萸碱的结构修饰和改造,显著的提高吴茱萸碱的抗肿瘤活性((1)J.Med.Chem.2010,53,7521–7531;(2)J.Med.Chem.2012,55,7593–7613);同时,吴茱萸碱被报道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Europ.J.Med.Chem.2014,81,15-21)。因此,本课题组以吴茱萸碱为先导结构,通过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等多种结构改造策略,设计合成了多种吴茱萸碱类似物,发现其部分化合物能有很好的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剂来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法:一种抗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以及稻瘟病菌的药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吴茱萸碱类似物WZY-01~WZY25中任一化合物,其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化学式1
本发明所述的吴茱萸碱类似物WZY-01~WZY25的合成方法见实施例,经多次硅胶柱层析等常规方法分离获得纯品,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化合物WZY-01~WZY25的结构,其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经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化合物WZY-01对于立枯丝核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活性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化合物WZY-01的合成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WZY-01的合成方法按如下反应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片式锂电池的电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取栓球囊扩张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