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4642.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媛;陈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G09G3/3233;G09G3/326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裴磊磊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像素 驱动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在该像素驱动电路中,由于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采用双栅极晶体管,可以避免光生伏特效应导致的晶体管漏电流增大,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晶体管的漏电流,使得该显示面板具有更稳定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显示装置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地,对各种类型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手机领域,超高频驱动显示、低功耗驱动显示以及低频驱动显示都是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方向。
然而,在光照条件下,由于光生伏特效应,会导致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器件漏电流增大。TFT漏电流的增大导致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器在较低的刷新频率情况下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该像素驱动电路通过设计双栅结构有效降低器件漏电流,使像素驱动电路具有更稳定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存储电容器和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信号;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三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为双栅极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复位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为双栅极晶体管;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并接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接入发光控制信号;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
所述存储电容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所述存储电容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并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
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扫描信号以及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相组合先后对应于复位阶段、信号输入阶段以及发光阶段;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发光阶段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位,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位,所述第三扫描信号为低电位,所述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信号输入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位,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位,所述第三扫描信号为高电位,所述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位,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位,所述第三扫描信号为高电位,所述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