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4693.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邬佩军;王德洋;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鸿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17;B29C37/00;B29B13/10;B29K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纯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残留 应力 注塑 快速 成型 工艺 | ||
1.一种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烘料;
S2、注塑成型;
S3、修边整形;
S4、镭雕;
S5、贴遮蔽麦拉片,点胶;
S6、素材打磨;
S7、表面前处理;
S8、腻子漆喷漆;
S9、烘烤;
S10、腻子漆打磨;
S11、整形;
S12、底漆喷漆;
S13、底漆打磨;
S14、面漆喷漆;
S15、平面度检查;
S16、全检;
S17、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1、烘料:首先,选取适量的树脂材料,将100~140份均聚丙烯和60~100份二元聚丙烯按重量份配比倒入筛选机内,通过筛选机去除杂质和灰尘,同时在经过磁选机去除树脂材料中夹杂的金属颗粒,然后,然后将聚丙烯和二元聚丙烯导入混合机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将聚丙烯和二元聚丙烯混合原料放入干燥机内进行烘干,在干燥的同时进行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2、注塑成型:在模具合模状态下,将热熔体从模具浇口注射到型腔内,热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型腔模壁,经4s会形成一个较薄的凝固层,当注塑体积达到大约80%-95%时,注塑暂停,开启模具气体辅助系统将纯惰性气体氮气充入氮气流道内,保证注塑未完成前充入足够量的氮气,然后把模具打开大约0.1-0.2mm以便挥发性气体的排出,当氮气流道内的压力与型腔压力处于相同状态下,氮气流道内的氮气开始回抽,保证压力和时间控制得当,充气30-45分钟,二次合模,并注塑剩余注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6、素材打磨:将注塑件安装到预应力夹持装置上,将待打磨注塑件贴近砂轮,松手后,启动电机对注塑件自动打磨,打磨完毕,启动抛光机,对注塑件进行抛光去除存留的内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7、表面前处理:首先采用除尘枪和用去离子水浸湿后的除尘纱布进行除尘和除静电,然后对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脱脂时,脱脂剂采用葡萄糖酸钠30-40份、复配表面活性剂60-80份、复配有机醇10-15份进行复配,采用上述脱脂剂脱脂后,再采用清水进行4-5次反复清洗后,自然晾干或者表面吹干,再进行酸化处理,处理时,采用硫酸、络酸和次氯酸按照1:2:5的量进行复配,制备酸液,然后采用酸液对外壳进行酸化浸泡2-3min后,取出,再采用清水进行清洗3-5次后,自然晾干或者表面吹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8、腻子漆喷漆、S13、底漆打磨和S14、面漆喷漆:制作与注塑件外形相适应的喷漆治具一和喷漆治具二,提供若干喷漆头,将若干喷漆头分别安装于喷漆治具一和喷漆治具二的不同组成面上,喷漆治具一若干喷漆头伸入注塑件内部,喷漆治具二的干喷漆头正对注塑件的外表面,提供数条管道分别通过数条管道将每一喷漆头的另一端与喷漆装置相连通,分别在喷漆治具一和喷漆治具二上进行注塑件内外的分别喷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10、腻子漆打磨和S13、底漆打磨:先采用400目砂纸进行预先打磨,然后再采用1000-1200目的砂纸进行精细打磨,缺陷较小的外壳表面,直接采用1000-1200目砂纸打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残留应力注塑件的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S9、烘烤:将注塑件放入的烘干房内,先以流量为20kg/h~30kg/h的速度通入80℃~95℃的风,干燥1小时~2小时;再以流量为70kg/h~80kg/h的速度通入50℃~65℃的风,冷却干燥1小时~2小时;最后以流量为100kg/h~120kg/h的速度通入20℃~25℃的风,直至将注塑件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鸿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鸿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6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