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5612.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董维亮;刘嘉唯;姜岷;何洁;周杰;许斌;徐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聚氨酯 降解 体系 | ||
1.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将降解聚氨酯菌的种子液接入含有聚氨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降解聚氨酯,再通过质量损失、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检测、凝胶色谱检测、浊度和降解产物鉴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法来评价降解效果;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薄膜;
所述的降解聚氨酯菌为枝孢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将枝孢菌的种子液按照5%~15%的体积比接种到含有水性聚氨酯的无机培养基,或含有聚氨酯薄膜的无机培养基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水性聚氨酯的无机培养基,水性聚氨酯的含量为0.2%~2% v/v;所述的含有聚氨酯薄膜的无机培养基中,聚氨酯薄膜的浓度为3~10 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称重,计算质量损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剪样,喷金,进行电镜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当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离心,将上清液干燥,所得固体进行红外光谱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溶解,过滤,进行凝胶色谱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离心,将上清液于OD600nm测量浊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离心,将上清液于HPLC或MS测定,进行降解产物鉴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56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