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FRP网格/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5779.5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卢亦焱;李杉;梁鸿骏;李皓宇;胡霁月;黄悦;王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20;C04B28/00;C04B111/20;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胡甜甜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frp 网格 ecc 双面 胶粘 加固 受损 钢筋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FRP网格/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通过在单向FRP网格/ECC与RC梁之间涂抹环氧树脂胶,来提高二者之间的粘结强度。FRP网格/ECC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RC梁的方法,但对于表面受损严重有裂缝、或无法卸载导致大裂缝的RC梁,加固后裂缝处存在较大的沿界面法线方向的剥离应力。一旦剥离应力大于加固层与RC梁之间的粘结强度,加固层会出现剥离脱落现象而导致加固失效。而环氧树脂胶能浸润到新旧混凝土中,强化界面,提高界面处的粘结强度。同时由于涂抹ECC包裹约束FRP,能有效的抵抗有害离子的侵害,解决粘结剂老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具体是一种单向FRP网格/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土木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恶劣环境,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作用,结构承受荷载不断增加或使用功能改变等情况。大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出现钢筋锈蚀严重、裂缝过多、捞度过大、承载力不足等耐久性、适用性和安全性问题。从欧美国家的建筑发展历程来看,采用加固修复的方法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因此,可预计我国“大兴土木”时代终将褪色,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加固改造措施,恢复并提高受损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其适用更高承载需求,满足新使用功能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加固改造方法有修补裂缝法、粘钢加固法、外粘FRP加固法等。其中,采用外粘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可设计强、自重轻、施工方便、对结构外观影响小,同时耐腐蚀性好等突出优点。对于这种传统的外粘FRP加固技术,FRP片材或板材与被加固结构混凝土表面的粘结作用主要依靠胶粘剂,而胶粘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种有机粘剂对湿热、干湿循环、盐雾、高温等环境都十分敏感。由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往往比较恶劣,而FRP加固体系粘结强度在恶劣服役环境下会严重退化。一旦FRP加固体系与既有混凝土发生粘结失效,加固作用就会失去,此时既有结构将会处于更加危险的状态。因此,需要妥善解决FRP与加固混凝土的界面处的胶老化带来的耐久性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FRP网格/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及其制备方法,FRP/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即FRP网格/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FRP/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加固梁、粘结剂、复合材料和单向FRP网格;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在所述被加固梁的受拉侧存在裂缝,加固前先在被加固梁的受拉侧涂抹粘结剂,再将FRP网格固定到受拉侧,最后在受拉侧处喷涂复合材料形成加固整体,从而得到FRP/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单向FRP网格被复合材料包裹约束住;所述粘结剂涂抹在FRP网格/ECC与被加固梁之间,以来提高FRP网格/ECC与被加固梁之间的粘结强度;所述粘结剂能浸润到混凝土中,强化界面,提高界面处的粘结强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述单向FRP网格/ECC双面胶粘式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在FRP网格/ECC与既有混凝土梁之间涂抹粘结剂,来提高FRP网格/ECC与既有混凝土梁之间的粘结强度;粘结剂能浸润到混凝土中,强化界面,提高界面处的粘结强度;包括如下步骤:
1)加固前先在被加固梁受拉侧涂抹粘结剂;
2)再将FRP网格固定到受拉侧;
3)最后在受拉侧喷涂复合材料形成加固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5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