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6120.1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向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仁英 |
主分类号: | A62B13/00 | 分类号: | A62B13/00;A62B3/00;F04D25/0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工程 通风 装置 | ||
1.一种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道壁(1)、通风道顶棚(2)、自然换气扇(3)、应急逃生门(4)、换气逃生扇(5)、驱动柱(6)、操作间门(7)操作平台(8)、电动机(9)、急停刹车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壁(1)顶部与通风道顶棚(2)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壁(1)顶部内固定连接有自然换气扇(3),且在自然换气扇(3)下部设有应急逃生门(4),所述通风道壁(1)在人防工程顶部处延伸出通风管道(11),且在通风管道(11)底部开设有通风口(1101),所述通风道壁(1)在人防工程的地平面处与操作平台(8)固定连接,且在操作平台(8)内侧的通风道壁(1)内设有操作间门(7),所述操作平台(8)中心处与驱动柱(6)轴性连接,所述操作平台(8)内部设有急停刹车装置(10),所述驱动柱(6)底端与电动机(9)啮合,所述电动机(9)底部固定连接有四根电动机支撑柱(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换气扇(3)安装于通风道壁(1)顶部的两端,且自然换气扇(3)轴心处与自然换气扇柱(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自然换气扇柱(301)的一端与自然换气扇(3)轴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自然换气扇矩形齿轮(302)固定连接,所述自然换气扇矩形齿轮(302)与驱动柱(6)顶部的驱动柱矩形齿轮(607)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逃生扇(5)的换气逃生扇轴壁(501)内设有扇叶调节机构(B)和逃生扇自锁装置(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柱(6)中心呈空心结构,且在中心处设有液压扩撑器(603),所述液压扩撑器(603)的两端与螺旋升降齿板(606)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升降齿板(606)上设有螺旋升降齿(601),所述液压扩撑器(603)底部与液压油管(604)贯通连接,所述液压油管(604)的末端设有液压油管接口(605),所述驱动柱(6)外部开设有若干个螺旋升降齿活动口(6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停刹车装置(10)布设于操作平台(8)与人防工程的底板内,在人防工程的底板上布设有刹车液压油接口(1001),所述刹车液压油接口(1001)底部与刹车液压油管(1002)的一端贯通连接,刹车液压油管(1002)的一端与刹车液压油接口(1001)底部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液压刹车泵(1004)尾部贯通连接,所述液压刹车泵(1004)前端与刹车片(100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调节机构(B)设在换气逃生扇轴壁(501)的两侧,所述换气逃生扇轴壁(501)外侧中心处与调节球(B3)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球(B3)外侧与扇叶(B2)固定连接,内侧设有调节齿槽(B301)且与调节柱(B1)啮合,所述调节柱(B1)顶部伸出于换气逃生扇轴壁(501),且在顶部设有调节转轮(B4),所述调节转轮(B4)下方与换气逃生扇轴壁(501)上方的调节柱(B1)中活动连接有调节防滑A螺母(B5)和调节防滑B螺母(B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扇自锁装置(C)设于换气逃生扇轴壁(501)内侧,所述换气逃生扇轴壁(501)与装置板弹簧(C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板弹簧(C8)的一端与换气逃生扇轴壁(501)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自锁装置板(C9)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自锁装置板(C9)外侧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锁舌柱(C6),且在中心处与锁舌柱回位弹簧(C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柱回位弹簧(C7)的一端与自锁装置板(C9)中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舌回缩板(C3)内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柱(C6)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锁舌活动轴(C2),所述锁舌活动轴(C2)与锁舌(C1)活动连接,所述锁舌(C1)末端与锁舌拉索(C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拉索(C4)的一端与锁舌(C1)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舌柱(C6)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柱(C6)内部固定连接有拉索滑轮(C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仁英,未经向仁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6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