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6338.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晴伟;郝宏兴;陈军静;吕丽萍;李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中转站 渗滤 高效 处理 一体化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生物增效反应池、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和接触氧化池,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的进水口与调节池的出水口连通,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生物增效反应池之间串联初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与接触氧化池之间串联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还连通二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且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以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增效反应池与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之间还串联PH调节池,该PH调节池设置加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设置压滤水出口和滤饼出口,所述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水出口连通调节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混凝絮凝单元设置有加入PAM的药物添加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设置为固定床生物膜,且选用活性炭纤维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设置格栅。
7.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处理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为:S1:渗滤水由调节池进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向管式混凝絮凝单元内加入PAM进行絮凝后进入初沉池进行沉降;S2:污水经由初沉池沉降后进入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曝气区进行曝气去氨氮处理,然后进入沉淀区进行沉淀,沉淀区的出水以生物增效反应池进水口处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同时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PAM组合对污水进行混凝絮凝;S3: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进入PH调节池进行PH调节后进入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进行有机物去除;S4:污水由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去氨氮处理;S5:污水由接触氧化池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二沉池的出水即可排放至市政管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水力回流倍数为生物增效反应池进水量的20倍,该沉淀区的污泥回流倍数为管式混凝絮凝单元进水量的2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和初沉池的污泥进入板框压滤机,压滤水回流至调节池,滤饼外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入调节池之前先经过格栅处理,所述PH调节池加酸调节PH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63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垫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油墨专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