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6345.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刁超;高超;何慧义;任其飞;张磊;张明红;束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晶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生昕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器件 工用 点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对接底板和移动卡座,所述对接底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部位置,所述对接底板的上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上端中部位置开设有中置滑槽,所述固定卡座的上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卡条,所述固定卡座的上部外表面靠近第一卡条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内侧中部位置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栓,且螺纹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拧帽,所述螺纹栓的下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紧固卡盘;能够使得该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具有多重调节结构,提升其适用范围,同时令其具有点焊角度调节结构,提升其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点焊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
背景技术
点焊机系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并且不会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
对比文件CN103895222B公开了一种点焊装置,包括操作箱,操作箱包括垂直于地面的依次相邻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操作箱还包括平行于地面的分别位于第一侧面远离地面的一端的第五侧面和位于第一侧面靠近地面的一端的第六侧面,在第一侧面上并靠近第五侧面的一端活动设置有对片材宽度方向点焊的第一点焊组件,在第二侧面上并靠近第五侧面的一端活动设置有对片材长度方向点焊的第二点焊组件,第五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操作箱内部连通的开口,与发明相比,其不具有多重固定调节结构,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性。
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从而使得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无法适用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降低了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同时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不具有点焊角度调节结构,降低了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的适用范围,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从而使得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无法适用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降低了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同时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不具有点焊角度调节结构,降低了传统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的适用范围,而提出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点焊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对接底板和移动卡座,所述对接底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部位置,所述对接底板的上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上端中部位置开设有中置滑槽,所述固定卡座的上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卡条,所述固定卡座的上部外表面靠近第一卡条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内侧中部位置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栓,且螺纹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拧帽,所述螺纹栓的下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紧固卡盘,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侧边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对接底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卡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且固定卡座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一卡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所述对接底板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对接底板之间均通过滑动槽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对接底板的上部靠近固定卡座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限位卡条,所述限位卡条的上部内侧活动套接有两组紧固栓,所述对接底板和限位卡条之间通过滑动槽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晶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晶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6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潮防漏电的计算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