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黄酮醇苷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7214.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根;杜丹阳;张恩铚;石心红;杨琰;薛铮;刘嫣蓉;刘莹;周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黄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黄酮醇苷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配制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所述对照品为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2”‑葡萄糖鼠李糖苷、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水仙苷、丁香亭‑3‑O‑芸香糖苷、大波斯菊苷、槲皮素‑3‑O‑对香豆酰基鼠李糖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O‑对香豆酰基鼠李糖葡萄糖苷对照品;(2)检测;(3)建立标准指纹图谱;(4)计算步骤(3)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含量。该检测方法建立了特有的银杏黄酮醇苷的标准指纹图谱,可以准确检测银杏及其相关提取物、药物制剂中各主要黄酮醇苷的含量,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黄酮醇苷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准确检测银杏及其相关提取物、药物制剂中各主要黄酮醇苷含量的银杏黄酮醇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栽培地区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浙江,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等症候。其提取物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保护心脏、拮抗PAF、消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常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银杏提取物的药理活性成分很多,主要有黄酮类、萜内酯类,还有有机酸、烷基酚、烷基酚酸和甾体化合物等。其中银杏黄酮醇苷类成分作为银杏叶的一种主要成分,在治疗心肌缺血、脑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已上市的银杏叶相关制剂剂型主要有片剂、丸剂、胶囊剂、注射液、口服液等。
目前,关于银杏叶及其制剂的质量已有不少的研究,胡蓉蓉等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建立了一种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方法,并通过多批样品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批次的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类含量差异较大。殷海利等对银杏叶药材中6种有机酸类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HPLC-DAD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但是,现行质量标准仅控制了银杏叶片中的总黄酮醇苷含量,规定其含量不低于24%,未对具体黄酮醇苷类成分含量做具体要求,银杏叶制剂作为中成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以单一指标进行质量控制无法保证制剂的药效,多成分质控可更好的控制银杏叶片的产品质量。尚无较好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准确地反映银杏叶片剂提取物、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状况,故而无法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控制。因此,建立银杏叶片剂提取物、中间体及其成品片剂黄酮醇苷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和标准指图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良好的银杏黄酮醇苷的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银杏黄酮醇苷的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所述对照品为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2”-葡萄糖鼠李糖苷、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水仙苷、丁香亭-3-O-芸香糖苷、大波斯菊苷、槲皮素-3-O-对香豆酰基鼠李糖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O-对香豆酰基鼠李糖葡萄糖苷对照品;
(2)检测;
(3)建立标准指纹图谱;
(4)计算步骤(3)建立的标准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含量。
其中,步骤(1)中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分别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7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