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制备方法、壳体以及头戴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7790.5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冯宗东;宋吉智;任强;窦荣洋;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制备 方法 以及 显示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制备方法、一种壳体及一种头戴显示设备,所述壳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料坯,所述料坯包括编织布层,其中所述料坯的密度在0.5‑0.6g/cm3范围内,所述料坯的拉伸模量大于2GPa;将所述料坯放入预定模具中;向所述预定模具中注射树脂胶液;采用VARI工艺、RTM工艺、HP‑RTM工艺和GMT工艺中的任一种工艺固化成型后脱模,形成所述壳体。本申请实施例首次采用VARI工艺、RTM工艺、HP‑RTM工艺和GMT工艺中的任一种工艺制备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壳体,可以提供轻量化壳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头戴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制备方法、壳体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增强现实头戴设备、混合现实头戴设备等头戴显示设备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实际生活中。
头戴显示设备不断向消费级市场拓展,为提升普通消费者的佩戴体验,头戴显示设备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改进。
头戴显示设备的外壳通常采用聚氯丁烯(Polychloroprene,PC)、聚酰胺(Polyamide,PA)、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 (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ABS)等材料。这些材料制作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外壳通常重量较大,无法满足头戴显示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
申请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壳体制备方法、壳体以及头戴显示设备,以满足头戴显示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料坯,所述料坯包括编织布层,所述料坯的密度在0.5-0.6g/cm3范围内,所述料坯的拉伸模量大于2GPa;
将所述料坯放入预定模具中;
向所述预定模具中注射树脂胶液;
采用VARI工艺、RTM工艺、HP-RTM工艺和GMT工艺中的任一种工艺固化成型后脱模,形成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料坯还包括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采用聚酯纤维,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03-0.1mm。
可选地,所述料坯还包括泡沫层,所述泡沫层位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编织布层之间,所述泡沫层包括PI泡沫、PEI泡沫、PET泡沫、TPU泡沫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可选地,所述料坯还包括第一双面胶层、第二双面胶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其中,
所述第一双面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编织层之间;
所述第二双面胶层位于所述编织层远离所述第一双面胶层的一侧;
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位于所述第二双面胶层远离所述编织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编织布层包括双向碳纤维,所述编织布层的厚度为 0.03-0.5mm。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采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制备方法制备,所述壳体包括编织布层,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树脂,所述壳体的密度在0.8-1.0g/cm3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包括聚酯纤维,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03-0.1mm。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泡沫层,所述泡沫层位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编织布层之间,所述泡沫层包括PI泡沫、PEI泡沫、PET泡沫、TPU泡沫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7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修补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灰水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