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浅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7791.X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杨;钱勇;张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27/4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础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浅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确定施工相关参数;(2)浅基础周边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3)型钢抱箍分层施工;(4)深基础土方分层开挖施工;(5)混凝土支护分层施工;(6)深基础结构施工,深、浅基础土方回填施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中采用“先浅后深”的顺序进行施工时,对已建好的浅基础建筑物进行加固支撑的操作较为复杂,耽误工期、浪费成本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安全性高、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浅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传统基础施工顺序通常为“先深后浅”,该施工顺序能够有效确保基坑及周边构建物的安全稳定。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尤其是在冶建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场地平面空间有限、施工组织安排等各种原因,导致很多施工过程中采用“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如果前期不对浅基础进行加固保护,后续强行进行大开挖,极大可能会造成浅基础及其上部结构的位移,从而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有在实施“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时,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利用灌注桩对开挖后的浅基础进行支护加固,但是,该种方法施工过程繁琐,既耽误工期、又浪费成本。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353011.0,申请日为2019年4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软土地层地下停车场临近浅基础建筑基坑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申请中公开的基坑变形控制结构,其包括在基坑内与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平行设置一排被动桩,被动桩冠梁与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坑底支撑梁;被动桩与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之间设置被动区搅拌桩加固体;基坑的支撑梁的设置高度高于地下停车场顶板位置的上方10-20cm,支撑梁顶部与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的冠梁顶部基本齐平;支撑梁的梁体内临近支撑梁搭接节点处设置多排用于装填静态破碎剂的PVC管,支撑梁顶部和支撑梁搭接节点顶部均预埋有吊环。该申请案中即是采用灌注桩来对上层浅基础进行支护,并通过对灌注桩的具体结构进行改善,从而实现对临近浅基础建筑基坑的变形进行控制,以减少其对临近浅基础建筑的影响。但是,该申请案的支护结构较为复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过程繁琐,不可避免地存在耽误工期、浪费成本的缺陷。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84698.0,申请日为2018年12月2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该申请案中公开的结构包括加固底座、地锚、预留螺母一、固定螺钉一、凹槽、凸起一、半加固体一、缺口一、浇筑孔一、下调节螺钉一、下锁紧螺母一、拉杆一、上调节螺钉一、上锁紧螺母一、调节螺母一、连接销一、连接轴一和卡板一。该申请案一方面通过在建筑物桩体四周基础中通过混凝土浇筑加固底座,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另一方面,又通过下调节螺钉和上调节螺钉的设置,对建筑物桩体整体的倾斜角度进行纠正调节。但是,该申请案中采用的结构较为复杂,施工操作时较为繁琐,耽误工期的缺陷。
发明内容
1.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先浅后深”的顺序进行施工时,对已建好的浅基础建筑物进行加固支撑的操作较为复杂,耽误工期、浪费成本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浅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升对上层浅基础建筑物的加固效果,便于施工,有利于大大缩短施工工期,且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安全性高、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2.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浅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确定施工相关参数;
步骤二:浅基础周边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
步骤三:型钢抱箍分层施工;
步骤四:深基础土方分层开挖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77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支撑梁修复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PE管件制造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