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7923.9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碧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14/28;C04B18/02;C04B18/08;C04B18/12;C04B24/26;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沥青混凝土包括碎石、石屑、矿粉、沥青、其中,矿粉包括粉煤灰、石灰石和远红外陶瓷粉;其制备方法为:将碎石和石屑混合均匀加热后投入至加热的沥青中搅拌,并在搅拌完成的沥青混凝土预拌料加入矿粉,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本申请的沥青混凝土。本申请的沥青混凝土由于采用了一定配比的粉煤灰、石灰石粉及远红外陶瓷粉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太阳光能量的吸收,减少路面的持续升温,并且使得沥青混凝土具有温度稳定性和较强的锁结力,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耐候性能,减少了由于温度影响导致出现裂缝、凹陷及剥落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制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然而,发明人在对近年来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现状调查时发现,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凹陷及剥落等现象,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差,并且大部分的沥青混凝土均需要需要进行裂缝修复等维护,增加经济成本;并且严重可能会影响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并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原料:
碎石400-600份
石屑150-230份
矿粉30-80份
沥青15-40份
其中,矿粉包括粉煤灰、石灰石粉和远红外陶瓷粉,且粉煤灰、石灰石粉与远红外陶瓷粉的重量份之比为1:(6-10):(15-20)。
发明人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研究时发现,沥青混凝土发生断裂、凹陷及剥落等现象,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沥青的特性造成的。沥青在长期太阳光照即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表现出塑性流动;而在寒冷的天气即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表现为质硬和质脆。然而,发明人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研究时发现,不添加矿粉的沥青混凝土在一段时间使用后,相比于添加了矿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发生断裂,因而发明人推测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与矿粉相关。综上,发明人从矿粉入手,寻找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进行研究。
由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碎石、石屑、矿粉等作为沥青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再配合沥青,可使得本申请的沥青混凝土制得的路面耐久性强。其中,矿粉选用粉煤灰、石灰石粉及远红外陶瓷粉,此三种粉末与沥青形成胶结料,具有较强的粘结力。粉煤灰,其珠壁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50%-80%,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粉煤灰作为矿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优异的吸水性能使得沥青混凝土在温度较高时可以将内部储蓄的水分蒸发释放,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降温;由于沥青混凝土常常为黑色,对太阳光的吸收量高,进而导致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上升。而远红外陶瓷粉,能够辐射出比正常物体更多的远红外线。发明人在对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种类进行选择时,发现远红外陶瓷粉高温条件下与沥青融合之后,能够减缓沥青混凝土温度的上升,减少吸收的能量,推测原因是远红外陶瓷粉在辐射远红外线时,将太阳光一并进行反射,进而减少温度对沥青混凝土的影响;石灰石粉具有一定的立体空间结构,且分散性能好,与粉煤灰和远红外陶瓷粉的配合,增加矿粉在沥青混凝土内部的分散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碧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碧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7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