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化反应池污泥转运系统及污泥转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8100.8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生;张远鹏;胡宗贵;代松涛;盛英俊;马克和;华良;唐丽;叶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张仁杰 |
地址: | 212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化 反应 污泥 转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化反应池污泥转运系统及污泥转运方法。一种生化反应池污泥转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反应池,各反应池外侧对应设有污水循环泵,污水循环泵连接有循环泵进口管线和循环泵出口管线,循环泵进口管线上设有循环泵进口阀,循环泵出口管线上设有循环泵出口阀;各反应池的循环泵出口管线之间连接设有污泥转运管线;污泥转运管线的两端和与之相连的循环泵出口管线的位置设有污泥转运阀。本发明的污泥转运是通过自身循环泵管线连接,无需借助临时潜水泵,在极大提高转运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转运的安全性,同时极大降低转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化反应池污泥转运系统及污泥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是一种通过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活性污泥污水处置工艺,该工艺将传统的曝气池、沉淀池由空间上的分布改为时间上的分布,形成一体化的简约构筑物,具有占地面积小、污泥易沉降,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等优势,间歇曝气主要由循环泵、污水循环管道、曝气器、曝气风机、进气管道组成,通过循环泵泵送的液体经由污水循环管道送至曝气器,与曝气风机经由进气管道输送的空气,形成富氧的气液混合体,在生化反应池(简称SBR反应池)内产生强烈的混合,在水平方向动力和垂直方向气体上浮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整体的混合和循环。
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中,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工艺之一,该工艺以生化反应池为核心处理设备,在曝气作用下,生化反应池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氧气并使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分解可溶性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其中,生化反应池中溶解氧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并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中影响活性污泥的生长,同时也是影响运行费用和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运行中溶解氧浓度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控制参数,曝气风机和曝气器是保证溶解氧最有效的设备。
由于废水具有一定腐蚀性,尽管一般曝气器无需维护保养,但长期的具有腐蚀性、高硬度废水对于曝气器也具有一定损坏作用,导致曝气器充氧效果不佳,影响生化反应出水水质,长此以往导致活性污泥处于亚健康状态。
由于曝气器安装在生化反应池底,生化反应池中长期存在泥水混合物,一旦遇到曝气器检修,生化反应池局部曝气管及支架更换,其余管道清理、冲洗等;必须通过临时潜水泵将污泥抽至其他生化反应池,只有将生化反应池清空才能对于曝气器进行更换,且生化反应会存在有毒气体产生,对于检维修存在巨大的隐患。传统的方式是将曝气池中所有泥水混合物通过临时潜水泵抽至其他反应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反应池其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且底部大量污泥淤积容易导致临时潜水泵损坏、污泥转运效率非常低下,且转运成本很高。
SBR反应池具有将时间上的完全推流与空间上完全混合有机融合,反应池中存在大量生化污泥,且每个反应池独立运行,同时由于化工废水的不稳定性,导致生化反应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将新鲜的污泥补充至反应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此问题。目前也是通过临时潜水泵在其他反应池抽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SBR反应池在长时间使用后,曝气管道损坏、堵塞,曝气器损坏,维修时需要通过临时潜水泵将反应池中的污泥抽出才能进行维修,转运效率低。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生化反应池污泥转运系统,方便转运反应池中的污泥。基于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化反应池污泥转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反应池,各反应池外侧对应设有污水循环泵,污水循环泵连接有循环泵进口管线和循环泵出口管线,所述循环泵进口管线上设有循环泵进口阀,所述循环泵出口管线上设有循环泵出口阀;各反应池的循环泵出口管线之间连接设有污泥转运管线;所述污泥转运管线的两端和与之相连的循环出口管线的位置设有污泥转运阀。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进口管线上还设有循环泵进口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进口排污阀和污水循环泵之间设有循环泵进口膨胀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