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8433.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且鲁;潘瑛子;王金林;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尖裸鲤成鱼 驯养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包括水泥池和至少一个过滤槽、暂养槽,所述过滤槽和暂养槽并排架设于所述水泥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槽和暂养槽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根进水管,另一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排向水泥池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上方螺纹连接一根水位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水泥池内的进水泵;所述暂养槽的排水口连接排水管,且该排水管上设置有连接水泥池排水总管的支管,暂养槽内设有过滤装置。实现野生尖裸鲤成鱼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驯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的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
背景技术
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俗称拉萨白鱼,栖息于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原水域,为我国特有品种,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尖裸鲤的食性不同于其他拉萨河鱼种,它主要以其他鱼类及水生昆虫为食,其肉质好、脂质含量高,为西藏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20 世纪50 年代之后,随着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其种群数量锐减。2006 年西藏自治区将尖裸鲤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也将其列为濒危保护物种。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国内一些科研团队及西藏少数养殖场先后开展了尖裸鲤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发明专利CN111642428A,公开了尖裸鲤的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方法,适用于尖裸鲤的大规模人工养殖,但并不适用于野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目前针对野尖裸鲤成鱼的驯养还未见报道,仍处于研究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问题,提供了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根据野生尖裸鲤的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驯化,可操作性强,实践应用性好,可以实现野生尖裸鲤成鱼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驯养,促进西藏野生尖裸鲤养殖业的发展,有效保护尖裸鲤野生资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包括水泥池和至少一个过滤槽、暂养槽,所述过滤槽和暂养槽并排架设于所述水泥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槽和暂养槽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根进水管,另一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排向水泥池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上方螺纹连接一根水位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水泥池内的进水泵,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过滤槽或者暂养槽一端的上方,所述水泥池内设置有增氧气泵;所述暂养槽的排水口连接排水管,且该排水管上设置有连接水泥池排水总管的支管,暂养槽内设有过滤装置。
本发明所述过滤槽内通过四组分隔板按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一级过滤区、二级过滤区、三级过滤区、四级过滤区和第一排水区,所述分隔板由相互平行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所述上隔板靠近进水管,上隔板的上端高出水面,上隔板的下端与槽底有距离,所述下隔板靠近排水口,下隔板的下端紧贴槽底,下隔板的上端高于上隔板的下端并高于水位管,所述一级过滤区的上方设有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区内设置有所述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一级过滤区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纱布,所述过滤纱布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棉;所述二级过滤区、三级过滤区和四级过滤区的下部均设置有生化棉或生化毡,上部均铺设有珊瑚砂。
一级过滤区顶部为过滤纱布,可过滤大颗粒固体杂质,减轻硝化系统工作压力,降低过滤棉清洗频率,过滤纱布须定期清洗,保证过水通畅;下部为过滤棉,可过滤小颗粒固体杂质,减轻硝化细菌工作压力,也须定期清洗,保证过水通畅。2-4级过滤区为生化区,以生化棉或生化毡为主要滤材,可增大硝化细菌等的附着面积,分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代谢废物;上部铺设珊瑚砂可以固定生化材料位置,防止漂浮,还可以用于提高水体pH值,防止长期循环养殖水体过酸。设置3个生化区,兼顾了操作方便和水处理效率较高两个需求,最大限度利用了过滤槽空间。
本发明所述暂养槽通过两张分隔纱网按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进水区、养殖区和第二排水区,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区的上方,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排水区内;两张所述分隔纱网尽可能远离,所述养殖区内设有所述过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地质勘察钻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全回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