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无线设备、终端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8837.X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7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金立平;韦滨贵;黄嘉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8 | 分类号: | H04W12/08;H04W48/16;H04W64/00;H04W4/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温宏梅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设备 定位 对联 组网 方法 终端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无线设备、终端及介质,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启动,自动监听扫描周边无线信号;检测判断是否搜索到预先设置的作为AP接入设备的第二无线设备,当第一无线设备搜索到预设的作为AP接入设备的第二无线设备,第一无线设备自动设置为CPE模式,并且与第二无线设备自动对接,进行自组网;当第一无线设备没有搜索到系统指定SSID的第二无线设备,第一无线设备自动设置为AP模式,并且自动生成用于连接的预定密码,发射广播包,准备与相关无线设备对接,进行自组网。本发明通过上述的解决方案可以做到降低施工人员的技术需求,只需要控制上电设备的顺序即可完成一整套的设备组网设置,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升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无线设备、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CPE,英文全称为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直译:客户前置设备,实际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无线WIFI信号转发出来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它也是一种将高速4G或者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
当前无线WIFI CPE产品很多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由于CPE的使用和安装一般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调试,专业安装人员需要熟悉CPE整个组网系统,需要进入网页手动切换AP与CPE模式,然后设定专用的密码后,两台对联设备都需要同步设置才能完成一系列的组网,操作不方便。第二,由于无线设备采用的天线基本都是全向天线,施工人员无法直观的通过无线设备外部去调整无线设备的方向,传统的无线设备一般都采用三个LED代表信号的强、中、弱。但这样也无法很清晰的知道当前的信号强度是否是最佳位置;无线设备一般都会架设到比较高的地方,如果遇到比较专业的问题时候,施工人员需要爬高拆卸设备下来进行设备调试,调试设备难度较大费用也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无线设备、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操作不方便,组网效率不高,费进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其中,包括:
第一无线设备启动,自动监听扫描周边无线信号;
检测判断是否搜索到预先设置的作为AP接入设备的第二无线设备,
当第一无线设备搜索到预设的作为AP接入设备的第二无线设备,第一无线设备自动设置为CPE模式,并且与第二无线设备自动对接,进行自组网;
当第一无线设备没有搜索到系统指定SSID的第二无线设备,第一无线设备自动设置为AP模式,并且自动生成用于连接的预定密码,发射广播包,准备与相关无线设备对接,进行自组网。
所述的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其中,所述当第一无线设备没有搜索到系统指定SSID的第二无线设备,第一无线设备自动设置为AP模式,并且自动生成用于连接的预定密码,发射广播包,准备与相关无线设备对接,进行自组网的步骤还包括:
当第一无线设备设置为AP模式后,监听周边无线信道beacon帧信息;将监听出来的每个beacon信息做数据列表;
自动分析当前的所有信号的RSSI以及其工作信道,依据信号强弱在每个信道的分布,过滤网络拥堵,选择无线信号无网络拥堵的信道做数据传输。
所述的无线设备的定位与对联组网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设备启动,自动监听扫描周边无线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先将第二无线设备AP-1设置为AP接入设备;
并预先设置AP-1设备启动后都是以特定的AP-1为SSID,并且预设好接入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