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结构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8970.5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峰;陈彬;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6 | 分类号: | H02K1/276;H02K1/28;H02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任洋舟;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结构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及电机。转子结构包括n个径向永磁体,所有所述径向永磁体呈环形分布;n个连接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径向永磁体构成的环形的外表面上,且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构成一个安装槽;n个切向永磁体,每一所述切向永磁体设置于一个所述安装槽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向永磁体且所述切向永磁体与所述径向永磁体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本发明提供的转子结构及电机,利用径向永磁体和切向永磁体的耦合构成混合磁场,突破空间限制,大幅提升转子磁性能,并且能够有效的克服转子磁极间磁路漏磁的问题,解决了行业转子磁性能受结构限制的瓶颈技术问题,提升电机功率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子结构及电机。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风机直流化逐步成为趋势,目前行业采用无刷电机均为径向磁场表贴结构,电机功率密度较低且材料利用率低。受电机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高功率密度电机成为无刷直流电机发展趋势。在永磁电机中,为了提高电机性能,通常需要获得较高的转子磁性能,在有限结构下,相比表贴式与内嵌径向式转子,内置切向式转子结构可有效增大磁通面积,提高有效气隙磁通,进而提升电机性能。但内嵌切向式结构永磁体受径向方向内侧与外侧设计隔磁桥限制,存在一定的漏磁导致性能下降,转子的结构强度与隔磁效果相互制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嵌切向式结构永磁体受径向方向内侧与外侧设计隔磁桥限制,存在一定的漏磁导致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由径向永磁体和切向永磁体提供混合磁场而解决磁路漏磁的转子结构及电机。
一种转子结构,包括:
n个径向永磁体,所有所述径向永磁体呈环形分布;
n个连接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径向永磁体构成的环形的外表面上,且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构成一个安装槽;
n个切向永磁体,每一所述切向永磁体设置于一个所述安装槽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向永磁体且所述切向永磁体与所述径向永磁体之间具有第一间距;
与同一所述连接件接触的所述切向永磁体的部分和所述径向永磁体的部分的磁极相同;
n≥2。
所述径向永磁体具有相对的N极和S极,且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中,一个所述径向永磁体的N极朝向所述环形的内部,另一所述径向永磁体的S极朝向所述环形的内部。
所述切向永磁体具有相对的N极和S极,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向永磁体的N极与同一所述连接件接触;或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向永磁体的S极与同一所述连接件接触。
所述切向永磁体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磁钢,且在同一所述切向永磁体中的两个所述磁钢,一个所述磁钢构成所述切向永磁体的N极,另一所述磁钢构成所述切向永磁体的S极。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径向永磁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构成所述安装槽。
沿靠近所述径向永磁体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宽度逐渐增加,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共同构成所述转子结构的隔磁间隙。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扇形的顶点处。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面上凹陷形成第一凹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构成一个所述安装槽。
所述切向永磁铁的截面为长方形,且构成同一所述安装槽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相互平行。
所述转子结构还包括导磁铁芯,所述导磁铁芯设置于所述径向永磁体构成的所述环形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牡蛎肽的营养果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橘红枇杷胶囊分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