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育场超大跨度PTFE膜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9339.7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苛;龙翔;王登成;杨云飞;龙胜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3/14 | 分类号: | E04H3/14;E04B1/342;E04G21/14;E04B7/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育场 超大 跨度 ptfe 膜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育场超大跨度PTFE膜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钢拱架及膜屋面,膜屋面由膜单元制作而成;并包括膜屋面的行走通道,该行走通道包括沿钢结构外压环梁布设的通道、径向索处行走通道和钢拱架处行走通道所述膜单元通过其设有的膜结构拱连接铝合金铸件和U型件,实现与所述钢拱架连接。安装时本发明采用钢拱架地面预先嵌入卡具方式,避免铝合金卡具高空安装,减少施工工艺,组合式吊装,施工进度大幅提高。自动裁床和自动热合机结合使用,高精度加工、下料,保证膜单元整体成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场超大跨度PTFE膜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活动的需要,世界各地相继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造型特色的公共建筑,体育场屋面结构工程衍生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大空间公共建筑大都采用曲面网架和大跨度钢结构结构形式,网架面层装饰工程多为曲面异形设计,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508915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分叉柱与复杂曲面网架逆作法安装施工工法,包括一个单位曲面段的施工及各个安装区段的交叉施工,施工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优化施工方案,并且对施工过程分析中的应力较大杆件进行加强或替换。该大型分叉柱与复杂曲面网架逆作法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屋面采用复杂曲面网架,曲面网架下部采用大型分叉柱的空间钢结构,实现了曲面网架、分叉柱、临时支撑立体交叉进行,并结合计算机仿真分析、施工全过程应力及位移现场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的综合技术。
又有,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CN111851745A)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双层PTFE膜结构屋面分单元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屋面结构进行建模,并将屋面分为若干单元;S2,打包单元膜,将按照单元形状生产完成的每片单元膜由中心向两边打包、弯曲处增加纸筒;S3,对单元膜进行现场检查,查看是否破损并核对数量;S4,外模安装;S5,防水膜安装;S6,内膜安装;S7,保温层安装。该方案利用自主设计的大跨度半球形双层PTFE膜结构屋面分单元安装施工技术,保证了双层膜屋面膜的张拉到位,整体施工质量较好。
而在大型索系张拉式膜结构中,由于膜面覆盖于弧形骨架杆件表面,并与其形成稳定的有机整体,膜体单元面积较大,高空作业时,膜面展开和张拉到位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安全措施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提前做安装预案来加以应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体育场超大跨度PTFE膜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采用了这样一种体育场超大跨度PTFE膜结构,包括钢拱架及膜屋面,膜屋面由膜单元制作而成;并包括膜屋面的行走通道,该行走通道包括沿钢结构外压环梁布设的通道、径向索处行走通道和钢拱架处行走通道所述膜单元通过其设有的膜结构拱连接铝合金铸件和U型件,实现与所述钢拱架连接。
其中,所述沿钢结构外压环梁布设的通道包括在钢结构外压环梁上焊接的小短柱,小短柱间拉设安全绳。径向索处行走通道包括在径向正下方设置的钢梯平台,该平台在工厂车间将加工完成,采用尼龙吊装带将钢梯捆绑于径向索上,在钢梯上平铺点焊瓦楞板使其形成行走通道平面。所述钢拱架处行走通道是在钢拱正下方,拉设四道钢丝绳网,绳间距1~2米,在钢丝绳网和径向索上布置密目安全网,作为膜在钢拱架处的施工平台。
该体育场超大跨度PTFE膜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膜单元制作、膜单元包装、膜单元运输、膜单元自检、建立安全通道、膜单元吊装、膜单元展开安装、平移膜单元、安装钢拱膜边界、膜完全展开、四周膜边界安装。安装时在地面上预先穿插铝合金铸件,在高空只穿膜边套到U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9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洁肤水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智能关节康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