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9353.7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孟宇航;罗泽江;李兴富;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窄 变形缝 两侧 剪力 模板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狭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模板(1)采用的的15mm厚的胶合板,该模板(1)与次龙骨(2)连接,主龙骨(3)和次龙骨(2)用螺栓固定,主次龙骨均采用45×45×3.5mm的镀锌方钢,其中主龙骨(3)采用双方钢结构,次龙骨(2)采用单方钢结构,次龙骨(2)竖向长边垂直于模板(1),在模板(1)水平向方钢龙骨上焊有钢板(4),并在2根主龙骨(3)方钢中间的钢板(4)上开出1个孔径为16mm的孔,在钢板(4)开口处焊有14mm的螺帽(7),螺帽(7)间距为500mm,用于楼层作业面穿入对拉螺杆(5)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模板(1)上方两侧距模板边缘1/4总长的次龙骨(2)上焊接设有钢筋吊环用于模板(1)的吊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2)的间距为250mm,所述主龙骨(3)双方钢距模板(1)底部200mm设第一道,其上每500mm间距设置1道,共设置6道。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狭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变形缝两侧剪力墙(6)先施工一侧,待先施工一侧模板(1)拆除后再施工另一侧,在施工前先组装模板(1);
步骤二:模板(1)与次龙骨(2)连接,主次龙骨均采用45×45×3.5mm的镀锌方钢,次龙骨(2)为竖向长边垂直于模板(1),次龙骨(2)的间距为250mm;
步骤三:主龙骨(3)的布置,主龙骨(3)采用45×45×3.5mm的镀锌方钢水平设置,主龙骨(3)和次龙骨(2)模板(1)间用螺栓固定,主龙骨(3)双方钢距模板(1)底部200mm设第一道,其上每500mm间距设置1道,共设置6道;
步骤四:在模板(1)水平向方钢龙骨上焊上100×100×8mm钢板(4),并在2根主龙骨(3)方钢中间钢板(4)上开出1个孔径为16mm的孔,并在钢板(4)开口处焊上14mm的螺帽(7),螺帽(7)间距为500mm,用于楼层作业面穿入对拉螺杆(5)进行固定,同时在距模板(1)边缘4/L处的次龙骨(2)上加焊2个直径为20的钢筋吊环,用于模板(1)的吊装;
步骤五:变形缝处模板(1)的安装,在剪力墙(6)钢筋验收合格后,先吊装变形缝一侧的模板(1),模板(1)底部侧面粘贴海绵条,吊装时将模板(1)根部紧贴墙体定位筋,使模板(1)搁置在上层对拉螺杆穿洞口(11)预留钢筋头上,调整好模板(1)的左右位置以及垂直度,然后卸除吊索,然后关变形缝外侧模板(1),穿入A14mm的对拉螺杆(5),固定外侧模板(1);
步骤六:拆除时应先拔出对拉螺杆(5),随后拆除内侧模板(1),由于模板(1)事先刷了脱模剂,可直接用塔吊将模板(1)吊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93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