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系统及其热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0111.X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祝竺;张伟;赵艳彬;廖波;马伟;张祎;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22 | 分类号: | B64G1/22;B64G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平台 载荷 一体化 结构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舱和平台舱;
所述载荷舱与所述平台舱采用分舱设置,所述载荷舱通过磁浮机构与平台舱连接;
所述载荷舱包括多个有效载荷;所述多个有效载荷一体化固连安装在载荷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座上;
所述平台舱包括贮箱和推进器,所述贮箱内放置推进器的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座为近零热膨胀系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架构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的舱体采用近零热膨胀系数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热控系统进行温度控制,将基座的形变控制在nm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控系统包括通过对基座采用热管网络化和扩热板强化传热,保证基座的温度均匀性,载荷舱壳体设置多路加热器,加热器控温阈值梯度设置,加热器控制采用控温仪,实现控温精度优于预设值。
6.一种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的热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舱和平台舱;
所述载荷舱与所述平台舱采用分舱设置,所述载荷舱通过磁浮机构与平台舱连接;
所述载荷舱包括多个有效载荷;所述多个有效载荷一体化固连安装在载荷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座上;在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座上设置热控系统进行温度控制,将基座的形变控制在nm级;
所述平台舱包括贮箱和推进器,所述贮箱内放置推进器的工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的热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座为近零热膨胀系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架构基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的热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的舱体采用近零热膨胀系数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的热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控系统包括通过对基座采用热管网络化和扩热板强化传热,保证基座的温度均匀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的一体化超稳结构的热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载荷舱壳体设置多路加热器,加热器控温阈值梯度设置,加热器控制采用控温仪,实现控温精度优于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01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