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动式布袋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338.6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6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凡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动式 布袋除尘器 及其 除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动式布袋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属于除尘领域,一种外动式布袋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包括集尘箱体,集尘箱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卸尘斗,通过双层布袋以及其内部的气包链的设置,在持续除尘一段时间后,向双层布袋内气包链重复充气‑‑放气的过程,一方面纵向气链在气体作用下膨胀,双层布袋表面出现动态变化,会发生鼓包‑‑鼓包消失的过程,松动灰尘,使灰尘下落,另一方面气撑杆向外发生延伸性的膨胀,推动底包片使其与空心弧片分离,使得卸尘口被打开,此时便于双层布袋内部的灰尘下落,有效降低对双层布袋的灰尘脱附难度,同时有效保证双层布袋能够对灰尘保持较好的吸附和拦截性,进而显著提高其长期的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动式布袋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现有技术中,在长时间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时,布袋上会粘附大量小颗粒灰尘,这些小颗粒灰尘会导致布袋表面的通透性以及对于灰尘的吸附性变差,使得对于含尘废气整体的除尘效率降低,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布袋表面粘附的灰尘的清理难度较大,进一步影响到其对含尘废气整体的除尘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动式布袋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它通过双层布袋以及其内部的气包链的设置,在持续除尘一段时间后,向双层布袋内气包链重复充气--放气的过程,一方面纵向气链在气体作用下膨胀,双层布袋表面出现动态变化,会发生鼓包--鼓包消失的过程,松动灰尘,使灰尘下落,另一方面气撑杆向外发生延伸性的膨胀,推动底包片使其与空心弧片分离,使得卸尘口被打开,此时便于双层布袋内部的灰尘下落,有效降低对双层布袋的灰尘脱附难度,同时有效保证双层布袋能够对灰尘保持较好的吸附和拦截性,进而显著提高其长期的除尘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动式布袋除尘器,包括集尘箱体,所述集尘箱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卸尘斗,所述卸尘斗左上端以及集尘箱体右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集尘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双层布袋,所述双层布袋口部固定贯穿内隔板并与排气管相通,所述双层布袋包括与内隔板固定连接的内层袋、位于内层袋外侧的外层袋以及固定连接在外层袋下端部的底包片,所述外层袋与内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层袋和外层袋之间设有气包链,所述气包链包括多个位于内层袋和外层袋之间的纵向气链以及固定连接在多个纵向气链下端的空心弧片,所述纵向气链与空心弧片相互连通,所述集尘箱体外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端部贯穿集尘箱体并延伸至内隔板内,且充气管与纵向气链相通,通过双层布袋以及其内部的气包链的设置,在持续除尘一段时间后,向双层布袋内气包链重复充气--放气的过程,一方面纵向气链在气体作用下膨胀,双层布袋表面出现动态变化,会发生鼓包--鼓包消失的过程,松动灰尘,使灰尘下落,另一方面气撑杆向外发生延伸性的膨胀,推动底包片使其与空心弧片分离,使得卸尘口被打开,此时便于双层布袋内部的灰尘下落,有效降低对双层布袋的灰尘脱附难度,同时有效保证双层布袋能够对灰尘保持较好的吸附和拦截性,进而显著提高其长期的除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袋、外层袋和底包片均为多孔吸附性材料制成,便于在含尘气体通过时,拦截并吸附气流中携带的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凡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凡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