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穴青蟹人工性逆转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812.5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雨;牛泽瑶;邱必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彭妙玲;周增元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穴青蟹 人工 逆转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拟穴青蟹人工性逆转方法,包括:(1)拟穴青蟹促雄性腺的获取;(2)促雄性腺提取物的制备;(3)促雄性腺提取物的体内注射;(4)注射后的仔蟹饲养;(5)性逆转个体的鉴定。本发明具有方法易行、可操作性强、易掌握,可将遗传型雌蟹性逆转为生理型雄蟹等特点。该技术既适合用于开展拟穴青蟹性别决定机制基础理论研究,又适合用于单性化生产等产业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拟穴青蟹人工性逆转方法。
背景技术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拟穴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高档的海产品,素有“海中人参”之美誉。我国是拟穴青蟹的主要产区,自江苏沿海向南的整个东南沿海均是其自然分布区,同时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域。近年来,我国拟穴青蟹人工养殖产量一直保持在14万吨以上,养殖规模在50万亩左右,年产值达220多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拟穴青蟹养殖产业在我国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虾蟹类甲壳动物中,雄性输精管上生有促雄性腺,该器官具有促进精巢发育和维持雄性性征的作用。研究表明,切除罗氏沼虾雄虾的促雄性腺,能够诱导其雌性化,生成卵巢、输卵管和排卵孔;而将卵巢组织移入去促雄性腺的雄虾个体中,可以诱导卵巢发育和孵化室的形成。此外,采用移植促雄性腺的方法能够诱导克氏原螯虾未成熟雌性个体雄性化。
有关蟹类性逆转技术的研究报道非常少,这严重限制了经济蟹类性别控制和单性育种研究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穴青蟹人工性逆转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控制青蟹性别的技术问题。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拟穴青蟹的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为ZZ/ZW类型,并研制了快速鉴定遗传性别的PCR技术。本发明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拟穴青蟹雌性逆转为雄性的性别控制技术,为深入开展拟穴青蟹性别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材料支撑。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拟穴青蟹人工性逆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雄性拟穴青蟹获取促雄性腺提取物,注射到拟穴青蟹仔蟹体内。
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1)挑选所述雄性拟穴青蟹,解剖并摘取促雄性腺;
(2)人工研磨所述促雄性腺,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获得所述促雄性腺提取物,保存待用;
(3)利用微量注射器将上述促雄性腺提取物注射到拟穴青蟹仔蟹体内;
(4)在室内水泥池中饲养注射后的所述拟穴青蟹仔蟹,确保水体含有足量的溶解氧、饵料,并维持优良水质;
(5)根据腹部形态进行所述拟穴青蟹仔蟹的生理型性别判断,并利用分子技术进行所述拟穴青蟹仔蟹的遗传型性别判断,从而判断哪些个体发生了性逆转。
优选的,所述雄性拟穴青蟹为精巢发育成熟的个体。
优选的,所述拟穴青蟹仔蟹所处的发育阶段为仔蟹III期,且体肢完整,活力好。
优选的,所述注射的部位为所述拟穴青蟹仔蟹的游泳足和第四步足间隙。
优选的,所述注射的量为每只所述拟穴青蟹仔蟹注射0.2-0.3个当量的所述促雄性腺提取物。
以每个促雄性腺获得1个当量促雄性腺提取物计算,每只拟穴青蟹仔蟹须注射0.2~0.3个当量的促雄性腺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