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厚度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835.6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李朝阳;李向阳;卢香岑;邓启示;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化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厚度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极顺序排列,并且每两个相邻的电极形成一个电极对;第一模拟开关的至少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每一电极对中的每一电极连接,第一模拟开关用于选择导通每一电极对中的一个电极,并通过导通的电极输出测量信号;第二模拟开关的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每一电极对中的每一电极连接,第二模拟开关用于选择导通每一电极对中未与第一模拟开关导通的另一个电极,并通过导通的电极接收检测信号;主控制器通过波形产生模块与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应用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流水通道中淤泥堆积的情况,有助于提高流水通道环境的监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测量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质厚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河涌和城市排水管网错综复杂,包含用于排放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水排放管网、自然降雨汇集处理的雨水排放管网以及城镇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管网。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河涌和城市排水管网都在实施污水与雨水分开排放,因为污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一般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之后才排放到至江河中;雨水一般经过简单的汇集,沉沙处理即可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很多河涌和城市排水管网容易因为固体污染物或者泥沙等垃圾的淤积,堵塞管网系统,污水管网堵塞易引起污水溢出,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同时雨水管网堵塞则会导致雨水溢出混入污水管网,会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严重超负荷。另外一些城市的雨水排放管网因使用时间长沉积了大量淤泥堵塞严重,在下雨天容易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由于城市的河涌和排水管网的管道数量庞大且错综复杂,管理起来十分麻烦,人工巡检与管理成本高昂且效率极低,很难及时有效的发现堵塞管网的排查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介质厚度检测设备,能够实时检测流水通道中淤泥等介质堆积的情况,有助于提高流水通道环境的监测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介质厚度检测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电极,至少两个所述电极顺序排列,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极形成一个电极对;
第一模拟开关,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至少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电极对中的每一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用于选择导通每一所述电极对中的一个电极,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电极输出测量信号;
第二模拟开关,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电极对中的每一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用于选择导通每一所述电极对中未与所述第一模拟开关导通的另一个所述电极,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电极接收检测信号;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波形产生模块与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控制至少一个电极对中的一个电极输出测量信号;
通过所述电极对中的另一个所述电极接收检测信号,其中,所述检测信号为所述测量信号经过介质后传输来的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当前介质的相对电容率;
将当前介质的所述相对电容率与预设的相对电容率集合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所述电极对所检测介质的种类;
若至少两个所述电极对所检测介质的种类相同,则根据检测介质的种类相同的每一所述电极对中两个所述电极的距离和所述电极对的数量,得到种类相同介质的总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化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化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扣接料机
- 下一篇:一种工业自动化远程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