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介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2266.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斯博(常州)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2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黄国军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介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介入装置的主体、转向磁性元件,所述主体前端为流线型结构,所述转向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配以外部的辅助装置,遇到血管分支口时具有更好的的转向效果。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血管介入装置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血管介入装置系统是通过在CT显影设备的指导下,使用穿刺针刺入血管,然后将带有导丝的血管介入装置通过针头穿入血管,通过人工或者半机械的方法推动导丝,导丝推动血管内的器械沿着血管达到指定位置。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520791312.9中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装置,包括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与所述针柄连接,所述针柄的末端封闭,所述针柄设置导丝孔,所述针体的外部同轴活动套设柔性半球囊,所述半球囊的开口端朝向所述针柄,所述半球囊的外表面设置毛细管道,该实用新型具有很好地控制穿刺深度的效果,但是由于人体内的血管分支多、分布复杂、且不同人的血管大小也稍有差异,这样一来,普通的血管介入装置在遇到血管分支口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转向,也就无法达到指定的位置,同时,血管内的器械进行移动时,会与血管壁接触产生一定压力和摩擦力,稍不注意就会对血管壁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一种血管介入装置,主体、转向磁性元件,所述主体前端为流线型结构,所述转向磁性元件为两组,一组设置在主体前端,另一组设置在主体尾端。
较佳的,所述转向磁性元件为两个磁极成横向分布的圆环形磁铁,一个嵌于主体前端,一个嵌于主体尾端,所述两个圆环形磁铁外侧磁极为异性磁极。
较佳的,所述转向磁性元件为三个,一个镶嵌在所述主体前端,另外两个分别镶嵌在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壁上部,所述三个转向磁性元件凸出部分的长度为总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镶嵌在主体前端的转向磁性元件凸出部分的磁极与镶嵌在左右两侧壁上部的转向磁性元件凸出的部分的磁极为异性磁极。
较佳的,所述转向磁性元件嵌入主体部分周围设有隔磁材料,所述隔磁材料包裹在转向磁性元件嵌入部分的外围。
较佳的,包括药物仓,所述药物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为鸟笼状结构,。
较佳的,所述药物仓由纤维素构成。
较佳的,还包括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感应部、处理器芯片、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感应部为胶状物,受到压力时易产生形变,覆盖在主体前端,所述处理器芯片和无线信号发射芯片与感应部电连接。
较佳的,还包括取栓器,所述取栓器设置在所述主体最前端,包括由多根线状物组成的双螺旋状结构。
较佳的,所述主体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配以外部的辅助装置,遇到血管分支口时可以进行转向操作。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转向磁性元件为三个磁铁结构图。
图2是转向磁性元件为两个圆环形磁铁结构图。
图3是转向磁性元件嵌入到主体中前端的示意图。
图4是转向磁性元件嵌入主体左侧壁的示意图。
图5是转向磁性元件嵌入主体右侧壁的示意图。
图6是设置于主体外部药物仓的示意图。
图7是主体内部设有药物仓和前端设有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8是传感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斯博(常州)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帝斯博(常州)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