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3073.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1/08 | 分类号: | C23F11/08;A61L2/18;A61L101/34;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不锈钢 器械 封存 及其 应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组成:醇50~80%,添加剂0.1~10%,去离子水10~40%。采用醇、添加剂、纯净水复配,通过封存液中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极大的降低了封存液的腐蚀性,使得封存液不仅能够实现浸泡于防蚀封存液中的不锈钢医疗器械能长期保持表面的良好状态,没有点蚀或锈蚀,而且能够实现医用不锈钢器械的清洁、消毒,满足对于医用不锈钢器械的存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防蚀封存液,具体为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一些医用不锈钢器械如手术缝合针及缝合线需要在封存液中保存。封存液起到抑菌、防腐等防护作用。通常一般使用异丙醇、乙醇等有机试剂作为封存液。由于异丙醇、酒精等有机试剂对不锈钢尤其是低铬不锈钢(如0~4Cr13不锈钢)有一定腐蚀性,封存器械内部存在一定腐蚀性元素增加了不锈钢器械的腐蚀,在医用不锈钢器械封存过程中易出现锈蚀、点蚀等缺陷。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腐液,包括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和甲醇,但是,该防腐液并非是将金属器件长期浸泡在防腐液中实现不腐蚀目的,而是必须将防腐液附着于净化处理后的金属表面,甩干成防腐膜后再进行烘干,达到金属表面在大气或其他环境中防腐的作用。可见,该防腐液的防腐手段属于传统的防腐技术,仍然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防腐膜的技术构思。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防腐液都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防腐膜达到防腐的目的,但是,对于医用不锈钢器械存储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防止医用不锈钢器械腐蚀的目的,而且,还需要实现医用不锈钢器械的清洁、消毒作用,显然,现有的单一用途的防腐液无法满足医用不锈钢封存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医用不锈钢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又能够长期保持医用不锈钢器械表面没有腐蚀的封存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及其应用,采用醇、添加剂、纯净水复配,通过封存液中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极大的降低了封存液的腐蚀性,使得封存液不仅能够实现医用不锈钢器械的清洁、消毒,而且,使浸泡于防蚀封存液中的不锈钢医疗器械能长期保持表面的良好状态,没有点蚀或锈蚀,满足对于医用不锈钢器械的存储需要。
具体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浓度的组分组成:醇50~80%,添加剂0.1~10%,去离子水10~40%。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的使用方法:将待处理的器械置于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中浸泡。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医用不锈钢器械防蚀封存液的应用。
本公开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为了解决有机溶剂作为封存液时对不锈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的问题,通过一定含量的醇、添加剂和去离子水进行复配,添加剂对不锈钢器械起到一定的缓蚀作用,还能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多层吸附,起到保护作用,而且,配合双氧水、醇实现对器械的消毒。
(2)、在封存液中添加了大量的去离子水,大量的去离子水的存在不仅不会加剧对不锈钢器械表面的腐蚀,而且,由于醇、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使得整个封存液的腐蚀性大幅度降低,不锈钢器械置于封存液中至少一年不会发生点蚀、锈蚀等。
(3)、封存液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分解,受环境的影响小。传统的封存液不仅容易对不锈钢造成一定的腐蚀,如果放置时间长或者环境温度升高等,会导致传统的封存液挥发,并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3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