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菌根植物联合优势微生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3421.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游义红;张保安;吕鸿运;段磊;谭永生;王学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10 | 分类号: | A01G18/10;A01G7/06;A01G22/20;A01G31/00;A01G22/60;A01G20/00;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菌根 植物 联合 优势 微生物 修复 水环境 污染 方法 | ||
1.一种利用菌根植物联合优势微生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2)将制备得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于水生植物,得到被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侵染的菌根植物;
(3)将菌根植物移栽于建好的生态浮床,得到菌根生态浮床;
(4)向需治理水域投加优势微生物菌剂;
(5)采用菌根生态浮床联合优势微生物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步骤为:
A1、根据所选取的水生植物对丛枝菌根菌种进行选择,水生植物与所选择的丛枝菌根菌种能形成较高的侵染率;
A2、配置扩繁培养基质;
A3、培育宿主植物无菌苗;
A4、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接种于宿主植物无菌苗;
A5、检测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对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根据侵染率,制备得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其中,步骤(A2)-(A3)可同时进行或者前后调换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具体为:取河沙、蛭石和珍珠岩按质量比2.5-3.5:1.5-2.5:1的比例混合均匀,配置得到扩繁培养基质,灭菌后取出后干燥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具体为:选取玉米种子,先用无菌水浸泡后灭菌,放入垫有润湿滤纸的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培养,对出芽的玉米苗进行选择,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具体为: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和扩繁培养基质混合,并补充营养液,对宿主植物苗进行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具体为:选取宿主植物的根测定菌根侵染率以及培养基基质测定孢子数,将根剪碎,并和培养基基质混匀,晾干,制得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生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步骤为:制备水生植物无菌苗,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采用霍格兰营养液无菌水进行对水生植物进行盆栽培养,然后测定丛枝菌根真菌对水生植物的侵染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取浸染率在30%以上的菌根植物,将菌根植物移栽于建好的生态浮床,得到菌根生态浮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步骤(1)中,丛枝菌根菌种为摩西管柄囊霉和地表球囊霉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再力花、芦苇和旱伞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3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