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腐蚀的高强度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3476.8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明;杨放;池强;吉玲康;陈宏远;齐丽华;霍春勇;马秋荣;杨坤;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0;C22C38/26;C22C38/28;C22C33/04;C21C7/064;C21C7/10;B21C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腐蚀 强度 管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耐酸腐蚀的高强度管线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管线钢的成分包括:0.04%~0.08%的C、0.15%~0.55%的Si、0.15%~0.95%的Mn、0.8%~2.0%的Cr、0.15%~0.55%的Cu、0.020%~0.090%的Nb、0.008%~0.035%的Ti,N≤0.0040%,P≤0.015%、S≤0.00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管线钢的抗拉强度至少为650Mpa,屈服强度在550MPa以上;-20℃下冲击韧性不小于330J;
所述耐腐蚀管线钢在抗氢致开裂试验性能中:裂纹敏感率≤1.0%,裂纹长度率≤12%,裂纹厚度率≤3%。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管线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材料依次经过脱硫预处理、冶炼、连铸、轧制、冷却、矫直和切边后,得到高铬耐腐蚀高强度管线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预处理是使用KR法双深扒渣工艺进行深脱硫处理,深脱硫后铁水中的S含量≤0.00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冶炼包括转炉冶炼、CAS精炼和LF+RH精炼;
转炉冶炼采用留渣双渣方法进行,冶炼至炉渣的二元碱度≥3.5时出钢;出钢前的转炉后搅时间至少为2分钟;采取双挡渣出钢,出钢温度为1600~1650℃,出钢时间大于4.5分钟,出钢时加入石灰和萤石,顶渣中加入石灰的质量为5kg/t,顶渣中加入萤石的质量为1.5kg/t;
CAS精炼过程中喂入铝线的量为0.5~1.0m/t;CAS精炼过程中吹氩时间至少为3分钟;
LF精炼过程中,出站温度1600~1630℃;RH精炼过程中,真空度最大为1.5mbar,真空时间大于18分钟,真空处理后喂钙铁线,软吹至少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过程中,出钢时:P含量≤0.005%,C含量≤0.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LF精炼过程中,炉渣成分为:CaO 55%~57%,SiO2 6%~10%,Al2O3 22%~26%,MgO4%~6%,其中,FeO、Fe2O3和MnO的总含量≤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包括板坯连铸和板坯再加热过程,板坯连铸过程是在氩气保护下进行连铸开浇,将连铸板坯堆垛缓冷至少48小时后再进行板坯再加热过程,板坯再加热的加热时间至少4小时,出炉温度为1150~1200℃;板坯再加热后在20~30Mpa下进行高压除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过程采用双轨道进行,包括粗轧和精轧,粗轧的温度为1100~1200℃,精轧温度为750~80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为ACC冷却,开冷温度为780~800℃,终冷温度为550~580℃;冷却速度为18℃/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34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