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KN-R活性染料染色均匀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3678.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成;杨继群;郭正祥;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臻庆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2 | 分类号: | D06P1/382;D06P1/384;D06P3/66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邱国栋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kn 活性染料 染色 均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KN‑R活性染料染色均匀性的方法,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染色均匀性的KN‑R活性染料,所述活性染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所组成:活性艳蓝KN‑R 60‑80份,辅助活性染料8‑12份,乳化剂1‑5份,辅助盐类1‑5份,缓冲剂1‑5份。本发明通过加入辅助活性染料组分克服了活性艳蓝KN‑R在碱性固色阶段与棉纤维间的吸色固色行为对碱的敏感性,使得染料的染色均匀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且上染性能也能得到兼顾,染色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KN-R活性染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KN-R活性染料染色均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应用性能优异、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等优良特点。其中,活性艳蓝KN-R属乙烯砜结构的中温型活性染料,染棉织物色牢度优良,尤其是耐日晒牢度较好,具有艳亮的宝蓝色光,用其他染料很难拼色。目前,由于环境生态制约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对活性染料的生产制备、上色率、固色率、上色均匀性以及染色废水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市面上采用浸染法染以活性艳蓝KN-R为主的一些艳蓝色时,很容易产生布面色泽不匀,甚至布面色花,出现上色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实际染色过程中一般需要小心地控制染色工艺,通过调整染色温度、碱剂用量以及调控染色过程参数等手段来达到控制均匀性的目的,但是这些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工艺调控以及稳定控制的难度成倍增加,导致次品率居高,影响生产效率。
目前认识到的活性艳蓝KN-R染色不均的成因在于:活性艳蓝KN-R与棉纤维之间的吸色固色行为对碱特别敏感,活性艳蓝KN-R分子上的乙烯砜基与棉纤维上羟基,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加成反应发生共价键结合的反应性很强,从而造成吸色固色不匀,甚至产生色花。因此目前一种有效的措施是在染色过程中严格控制碱含量,但是实际上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随时监控和调整碱含量从而达到均染的目的并非易事。现有技术“染料吸附动力学:染液流速对染色均匀性的影响”中提到染料流动均匀性对染色均匀性影响较大,但是染色过程中的不均性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染色温度或者添加促进染料迁移的化学助剂,但是其中并未给出有效且具体的方案。现有技术CN105199428A中提到了通过制备KN-KSR染料组合物的方式,在活性艳蓝染料添加对位蓝以及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的方式来改善活性蓝的耐碱性,从而提高染色均均性,但是由于不同类型染料分子的互相吸附缔合,初始时染料易于吸附上色,但到了染色质点足够粗时,不能继续向纤维内部扩散,反而阻碍就吸附的继续进行,导致染料上染性较低,不适用于长期批量的生产。
因此,KN-R活性染料的染色均匀性问题仍旧是一个难题,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不影响其染色性能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均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KN-R活性染料染色均匀性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KN-R活性染料组合物,利用本发明的染料组合物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均匀性,且不会影响染料的上色性能。本发明KN-R活性染料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所组成:
其中,所述活性艳蓝KN-R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所述辅助活性染料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OP-10、硬脂酸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盐、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辅助盐类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锂、硫酸锂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缓冲剂为乙酸钠、硼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臻庆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臻庆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3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