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4288.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霍磊;刘晓渊;常彦鑫;黄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偏关县晋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1/16;C22B1/24;C22B5/10;C22B23/02;C21B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6400 山西省忻州市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尘灰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方法,涉及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系统,达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一种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方法,步骤为:(1)将镍铁除尘灰与水按照质量比4~5:1搅拌混合,得到湿镍铁除尘灰;(2)将湿镍铁除尘灰与红土镍矿粉末按照质量比1.5~2:10搅拌混合,得到预混料;(3)将预混料与还原剂混合,加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4)将混合物料送入烘干窑中,转动加热,得到干燥球团;(5)将干燥球团进行焙烧冶炼,得到镍铁合金。本发明高效、经济地将除尘灰变废为宝,设备投资小、运行成本能耗低,可显著的提高企业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不需要粘结剂的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回转窑-电炉(RKEF)工艺和直接还原结合的镍铁冶炼生产过程中,烘干窑、预还原回转窑、矿热炉的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会产生大量的除尘灰。除尘灰中的镍、铁等可利用成分含量较高,将除尘灰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可减少除尘灰为企业带来的堆存压力和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可替代部分原料,达到降低原料消耗的目的。
粉状物料直接入炉冶炼存在以下缺点:1)易刺火,导致能量损失;2)喷料伤人,安全性低。因此,镍铁企业的除尘灰处理一般采用真空挤压成球、圆盘制球、冷压球等方法,但是真空挤压成球法流程长,操作复杂,且设备需从国外进口,所需投资大;圆盘制球法的流程短,操作简单,但成球强度不理想,且成球车间降尘效果差;冷压球法是将除尘灰与一定比例的粘结剂混合挤压成球,需要消耗较多电力和粘结剂,增加了除尘灰回收利用的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研发了一种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系统,将镍铁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尘灰,通过回收装置收集,然后进行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方法,达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镍铁除尘灰回收利用方法,步骤为:
(1)将镍铁除尘灰与水按照质量比4~5:1搅拌混合,得到湿镍铁除尘灰;
(2)将湿镍铁除尘灰与红土镍矿粉末按照质量比1.5~2:10搅拌混合,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与还原剂混合,加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4)将混合物料送入烘干窑中,转动加热,得到干燥球团;
(5)将干燥球团进行焙烧冶炼,得到镍铁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的镍铁除尘灰粒度≤1mm,包括烘干窑、预还原回转窑,矿热炉的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收集的除尘灰。
所述的红土镍矿粉末为基性、超基性岩体风化壳中的泥土质矿料,具有较高的粘结性。
所述的还原剂为焦炭或煤,粒度≤2mm。
所述还原剂的添加量为预混料和还原剂总质量的5-30%,可根据工艺要求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的混合物料含水量质量为25%~35%。
所述的干燥球团粒度为5~20mm,含水量10%~20%。
所述烘干窑的加热温度在40~95℃。
本发明收集除尘灰,通过加水搅拌,制得湿镍铁除尘灰,然后与粘结性较大的基性、超基性岩体风化壳中的泥土质矿料粉末、还原剂按比例混合,在湿法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整个过程不需要添加粘结剂,且可彻底解决喷料伤人事故的发生,在40~95℃的烘干炉中旋转加热,得到干燥球团,操作流程简单,能耗低,且能显著的提高成球强度,强度达到8~11MPa。
本发明高效、经济地将除尘灰变废为宝,设备投资小、运行成本能耗低,可显著的提高企业的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偏关县晋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偏关县晋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4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