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酸锂-L-脯氨酸盐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4798.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谭骏;陈斌辉;李崧;陈江;谢非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01 | 分类号: | A61K31/401;A61K31/19;A61P25/00;C07D207/16;C07C53/124;C07C51/41;C07C51/43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田略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酸 脯氨酸 制备 工艺 | ||
一种有机酸锂‑L‑脯氨酸盐的制备工艺,涉及有机锂盐小分子药物的合成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单一溶剂法和混合溶剂法制备出异丁酸锂‑L‑脯氨酸盐,以此来达到对新有机锂盐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的目的,使有机酸锂‑L‑脯氨酸盐对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抑郁的反复发作有肯定的疗效和预防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预防自杀风险的效应,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并且可以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改变了现有无机锂盐的体内分布缺陷,另外,采用药物共晶或成盐技术无需改变药物分子的公价结构,即可达到修饰药物理化性质的目的,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的同时,降低锂盐的临床用量,避免外周不良反应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锂盐小分子药物的合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酸锂-L-脯氨酸盐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公知的,锂盐不仅对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抑郁的反复发作有肯定的疗效和预防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预防自杀风险的效应,最近研究发现锂盐通过作用于 GSK-3、Wnt、Akt 和神经递质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有潜在用途。
锂盐在治疗精神类疾病时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而长期用药造成的肾脏损伤极大地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同时,目前临床常用的无机酸锂盐(氯化锂和碳酸锂)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血液PH值的紊乱,造成代谢性酸中毒、加重肾脏负担,近年来,包括丁酸、异丁酸、丙戊酸和叶酸在内的多种小分子有机酸被发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并且可以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并且有机酸盐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特点往往与无机酸盐有较大的差异,有望改变现有无机锂盐的体内分布缺陷,因此有机酸锂盐具有更好的新药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此外,药物共晶或成盐技术是目前新药研发中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用来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新的药理作用,无需改变药物分子的公价结构,即可达到修饰药物理化性质的目的,这也是目前改善药物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常用方法,利用共晶或成盐技术,设计开发新型的小分子有机锂盐,使其具有更好的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的同时,降低锂盐的临床用量,避免外周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新型锂盐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制备出合格的新盐是现在业界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酸锂-L-脯氨酸盐的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采用单一溶剂法和混合溶剂法制备出异丁酸锂-L-脯氨酸盐,以此来达到对新有机锂盐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的目的。
一种有机酸锂-L-脯氨酸盐的制备工艺,包括异丁酸锂和L-脯氨酸,采用单一溶剂法和混合溶剂法进行异丁酸锂和L-脯氨酸的制备,在单一溶剂法中,将不同化学当量比例的异丁酸锂和L-脯氨酸中加入适量的良溶剂,加热回流1-5小时,趁热过滤,自然冷却析晶,送XRD和氢谱检验;在混合溶剂析晶法中,将不同化学当量比的异丁酸锂和L-脯氨酸中加入适量的良溶剂,加热回流溶解后加入适量不良溶剂析出固体,补加良溶剂重新溶解,回流1-5小时,自然冷却析晶,送XRD和氢谱检验。
所述异丁酸锂和L-脯氨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所述异丁酸锂可替换为丁酸锂、乳酸锂、柠檬酸锂或胆固醇锂。
所述L-脯氨酸可替换为缬氨酸、赖氨酸或人工合成氨基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对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抑郁的反复发作有肯定的疗效和预防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预防自杀风险的效应,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并且可以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并且有机酸盐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特点往往与无机酸盐有较大的差异,改变了现有无机锂盐的体内分布缺陷,另外,采用药物共晶或成盐技术无需改变药物分子的公价结构,即可达到修饰药物理化性质的目的,设计开发新型的小分子有机锂盐,使其具有更好的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的同时,降低锂盐的临床用量,避免外周不良反应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安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4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