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NX和Zigbee的融合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5309.7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任继光;朱湘军;彭永坚;李利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6 | 分类号: | H04W88/16;H04L12/6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吕金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nx zigbee 融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NX和Zigbee的融合设备,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的KNX芯片、Zigbee芯片;所述KNX芯片用于接收KNX总线的收发,并生成KNX报文;所述Zigbee芯片用于接入Zigbee网络进行组网和通信;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KNX报文,并根据Zigbee功能与KNX功能的映射关系,将所述KNX报文转换为对应的Zigbee报文,以生成虚拟Zigbee功能列表,并发送至所述Zigbee芯片。本发明提供的KNX和Zigbee的融合设备,能够将KNX系统中的功能,根据配置需要虚拟成多种Zigbee功能并且加入Zigbee网络中,从而实现KNX系统和Zigbee系统双向互通,成本小且方便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NX和Zigbee的融合设备。
背景技术
KNX是一种有线系统,Zigbee是一种无线系统,两种系统的功能定义各不相同。现有技术下,如果使KNX和Zigbee组成一个系统,必须要有两个网关完成对接,其中一个网关用来转换协议,另外一个用来同时管理KNX设备和Zigbee芯片,但是,网关的开发成本通常较高,在进行KNX系统和Zigbee系统的对接时,两个网关更是增加了成本,且KNX网关对接Zigbee网关的形式开发难度较大,同时,由于由组合系统的本质还是两个系统,因此在管理上也面临巨大的难度,管理不便、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NX和Zigbee的融合设备,该设备可以将KNX系统中的功能根据配置的需要虚拟成多种Zigbee功能并且加入Zigbee网络中,从而实现KNX系统和Zigbee系统双向互通,成本小且方便管理。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KNX和Zigbee的融合设备,包括:
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的KNX芯片、Zigbee芯片;
所述KNX芯片用于接收KNX总线的收发,并生成KNX报文;
所述Zigbee芯片用于接入Zigbee网络进行组网和通信;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KNX报文,并根据Zigbee功能与KNX功能的映射关系,将所述KNX报文转换为对应的Zigbee报文,以生成虚拟Zigbee功能列表,并发送至所述Zigbee芯片。
在某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Zigbee芯片还用于生成Zigbee报文,并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Zigbee报文,并根据Zigbee功能与KNX功能的映射关系,将所述Zigbee报文转换为对应的KNX报文,并发送至所述KNX芯片,以使Zigbee功能控制KNX功能。
在某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过KNX的配置工具ETS或上位机配置所述虚拟Zigbee功能列表。
在某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过PC端或移动端配置所述虚拟Zigbee功能列表。
在某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Zigbee功能与KNX功能的映射关系根据Zigbee标准规范生成,且所述虚拟Zigbee功能列表的功能数量及类型根据KNX系统需求可调。
在某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融合设备通过Zigbee芯片接入所述Zigbee网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1)该融合设备能够将KNX系统中的功能生成多个Zigbee功能,并由一个Zigbee芯片接入Zigbee系统,大大降低了两个系统的融合成本;
2)该融合设备生成的Zigbee功能设备与Zigbee系统中其他的实际Zigbee功能设备采用同一种管理方式,减少了管理成本且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5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