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5560.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宇;王剑侠;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维万易联科技有限公司;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识别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以及 电子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由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后所得到的第一物品图像,确定第一物品图像与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图像差异信息,在图像差异信息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图像差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图像差异信息识别第一物品图像和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发生变更的物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待识别物品在识别过程中的识别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物品的识别效率、降低物品的识别成本、增大物品识别算法的适用范围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品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零售物品数据化方式:由专门的边缘摄像头拍摄照片,然后通移动通信网络上传到人工智能平台进行物品识别完成物品信息的数据化,物品拍摄照片清晰要求达到720P以上。
零售企业的物品一般分布在各种商店、超市、学校、商场中,所以不能保证有有线或无线网络环境,边缘部署网关大多需要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回传数据,来保证可用性和可靠性,因此待识别物品陈列照片的上传会消耗大量通信流量。
为了控制流量费用,大多采用控制上报频次方式来节约流量,例如按小时或按天拍摄上传,而拍摄照片的上传频率直接决定物品统计信息精度,因此实际应用场景中,要么会产生大量的流量费用,要么会丢失了很多有用的数据。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待识别物品在识别过程中的识别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待识别物品在识别过程中的识别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由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后所得到的第一物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品图像与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图像差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物品图像为预先拍摄的图像;在所述图像差异信息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差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图像差异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物品图像和所述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发生变更的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后所得到的第一物品图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物品图像与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图像差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物品图像为预先拍摄的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图像差异信息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差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图像差异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物品图像和所述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发生变更的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采用获取由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后所得到的第一物品图像,确定第一物品图像与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图像差异信息,在图像差异信息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图像差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图像差异信息识别第一物品图像和第二物品图像之间的发生变更的物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待识别物品在识别过程中的识别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物品的识别效率、降低物品的识别成本、增大物品识别算法的适用范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维万易联科技有限公司;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维万易联科技有限公司;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5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处理方法、电路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眼压监测智能隐形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