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设计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5989.2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夏灵林;乐雪萍;陈艳梅;苏海;黄强辉;耿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灵林;耿仁亮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40/60;G16H10/60;A61B5/021;A61B5/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血压 规范化 测量 智能 系统 设计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及应用的软、硬设计。准确有效的对血压进行测量是高血压病慢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设计及应用,用于辅助完成对血压的规范化测量。该智能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身份认证模块、血压采集模块、语音交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规范化的技术手段包括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认证,和对血压测量流程加以管控,从而得到有效的血压测量结果。系统运用了图像处理技术、语音交互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完成血压测量过程的规范化管控、语音交互、血压测量结果的保存和输出。本发明有助于提高血压测量的规范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便捷可靠的血压规范化测量手段,降低医护人员的依赖和误诊漏诊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及应用的软、硬设计。
背景技术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准确地测量血压对高血压的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无创血压测量法,借助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来实现血压测量的功能,但很多时候测量出的数据结果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血压计使用时流程不规范所导致的。
在医院测血压时,通常会在测量前登记用户的身份信息,医生以手写或键盘输入的方式填写用户病历信息,但是并不能确保和身份证信息一致,不排除用户身份信息的虚构。又例如,在血压测量前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紧张焦虑的用户所测量的血压数据值会偏高,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用户说话或者是听别人说话都可以使血压增加10毫米汞柱。袖带捆绑的松紧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捆绑太紧会导致所测数值偏高,太松又会导致结果值偏低。血压计的位置和测量时用户的心脏位置相齐平,不然会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及应用。能够帮助用户在使用该系统及应用进行血压测量时遵循指南要求,不出现用户信息虚构等现象;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依赖和工作强度。该系统及应用的研制和推广将有助于提高血压测量的规范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便捷可靠的血压规范化测量手段,降低医护人员的依赖和误诊漏诊的风险。对高血压慢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设计及应用。该智能系统用于辅助用户规范化测量血压,提高血压测量规范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同时为血压测量技术提供便利,简化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减少医护人员的依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辅助血压规范化测量的智能系统设计及应用,包括控制整个血压流程规范测量的主控模块;用于获取血压特征参数的血压采集模块;用户身份识别认证的身份认证模块;用于播报血压测量各个流程及问答输入的语音交互模块;保存用户关键信息和输出报告的数据存储模块共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参考《中国血压测量指南》,通过设定程序对血压测量流程进行自动管控,包括等待、启动以及问题的交互回答。其中语音交互的实现由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完成测量控制和典型信息输入,最终实现测量流程的规范化,减少医护人员的依赖。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认证模块,是通过使用读卡器读取用户的身份证后得到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参数包括姓名、性别、名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照片。同时利用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借助图像对比技术将人脸图像与身份证人脸照片进行比对,具有图像匹配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血压采集模块,由血压计采集心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数据等参数信息,参数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模块。对于新用户可设计为三次测量,老用户则测量一次。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能够实现对血压、心率数值参数的记录, 对应用户身份信息的记录、病历信息的自动保存,并输出血压测量报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灵林;耿仁亮,未经夏灵林;耿仁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5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