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防盗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6070.5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鲍明旸;涂川川;丛明远;钱宇俊;范涛;刘静;吴全军;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防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蓝牙控制器及无钥匙启动模块,无钥匙启动模块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钥匙启动请求时,生成包含随机数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发送至所述蓝牙控制器;蓝牙控制器实时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通过随机数信息及预设密钥生成加密信息并发送至无钥匙启动模块;无钥匙启动模块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信息,并根据解密信息确定是否响应无钥匙启动请求。本发明中在蓝牙控制器和无钥匙启动模块之间增加加密交互逻辑,提高无钥匙启动模块的防盗安全等级,整个汽车防盗系统中每两个节点间采用加密认证,入侵者难以破解其中任意一个节点,汽车防盗性能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PEPS(无钥匙进入与启动系统)已逐渐取代传统汽车操纵方式,即遥控钥匙解锁进入、转动点火锁启动发动机。PEPS由实体智能钥匙、无钥匙进入启动控制单元、感应天线、发动机电控单元等模块配合工作实现。此功能允许用户只需携带智能钥匙进入车辆感应天线范围内,无需操作钥匙,即可方便通过触摸车门开关实现车辆门锁控制,通过车内启动开关控制发动机启动和熄火。随着蓝牙技术发展,支持蓝牙钥匙功能的PEPS应运而生。该系统通过内部及外部的多个蓝牙天线在车身附近覆盖蓝牙信号,用户的智能手机进入覆盖范围内后就可与其自动识别、连接,并由蓝牙控制器定位出手机相对于车辆的位置。当用户触发PEPS执行车门解锁/闭锁、发动机启动操作时,系统可直接从蓝牙控制器获取手机位置信息,将其视为一把钥匙去执行相应功能。这样就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彻底替代实体钥匙实现完全控制车辆。
传统PEPS系统,智能钥匙与PEPS间均采用加密交互,三者中任意环节都无法被轻易伪造替代,车辆门锁和发动机防盗性能都很高。目前支持蓝牙钥匙功能的PEPS系统,蓝牙控制器与PEPS之间采用明文通讯,无防盗校验,系统中存在无防盗校验环节,仍然存在被盗风险。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蓝牙钥匙控制器与PEPS之间采用明文通讯,汽车存在被盗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防盗系统,所述汽车防盗系统包括:蓝牙控制器以及无钥匙启动模块,所述蓝牙控制器、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钥匙启动请求时,生成包含随机数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发送至所述蓝牙控制器;
所述蓝牙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位置信息;
所述蓝牙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随机数信息、预设安全代码以及预设密钥生成加密信息,并将所述加密信息发送至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
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信息,并根据所述解密信息确定是否响应用户输入的无钥匙启动请求。
可选地,所述蓝牙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数信息获取预设位数的字节信息;
根据所述字节信息、预设安全代码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初始回复信息;
根据预设密钥对所述初始回复信息进行加密,以获得加密信息,并将所述加密信息发送至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
可选地,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对称密码算法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信息;
所述无钥匙启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解密信息与所述字节信息和预设安全代码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是否响应用户输入的无钥匙启动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6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