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的油烟水汽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6565.8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伊迈炭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A61L9/20;B03C3/01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8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加工 生产线 油烟 水汽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油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的油烟水汽净化装置,包括油烟罩体、油烟分离装置和静电场装置,油烟罩体的底部设有油烟进口,油烟进口与油烟分离装置之间设有百叶窗板,百叶窗板的两侧底部设有导热材料制成的托撑臂,托撑臂的外端向上延伸至位于油烟罩体顶部的油烟出口处,油烟出口处设有散热板,所述托撑臂的上端与所述散热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食品炸制加工设备所产生的高热、高水分含量油烟水汽的处理难度,经过百叶窗板处理后的油烟水汽再进入到油烟分离装置中完成油烟分离,且分离出的烟气进入到静电场装置中,该静电场装置对烟气进行吸尘处理,确保了排出的烟气更加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烟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的油烟水汽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油烟净化器和油烟净化设备主要是针对油雾、烟尘、气味的处理,目前市场上的油烟净化处理技术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机械分离法,织物过滤法,催化剂燃烧法,静电处理法及湿式处理法。其中,活性炭吸附法是用粒状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毡吸附油烟中的污染物粒子,这种设备的特点与过滤净化设备相似,但去除油烟异味分子的效果较好;机械分离法是利用惯性碰撞原理或旋风分离原理对油烟进行分离;在织物过滤法中,油烟废气首先经过一定数目的金属格栅,大颗粒污染物被阻截;然后经过纤维垫等滤料后,颗粒物由于被扩散、截留而被脱除。通常选用的滤料材料为吸油性能高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这种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维修管理方便;但阻力大、占地大、需要经常更换滤料的缺点,净化效率一般在80~92%;在催化剂燃烧法中,利用高温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氧化反应,把油烟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在燃烧过程中,让油烟废气通过自净化催化剂,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有利于污染物的转化。一般采用陶瓷或金属蜂窝进行载体进行氧化催化。这类油烟净化设备只适用油烟浓度很低的场合,如食物生吃或制作半成品。在静电处理法中,电场在外加高压的作用下,负极的金属丝表面或附近放出电子迅速向正极运动,与气体分子碰撞并离子化。油烟废气通过这个高压电场时,油烟粒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因碰撞俘获气体离子而导致荷电,受电场力作用向正极集尘板运动,从而达到分离效果。这种设备的投资少、占地小、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由于易于捕捉粒径较小的粉尘,净化效率高,可达85~95%。它的净化机理与气体方法的区别在于:分离力是静电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气流上,因此具有能耗低,阻力小的特点。在湿式处理法中,采用水或其他洗涤剂,以喷头喷洒的方式形成水膜,水雾来吸收油烟。油烟粒子与喷嘴喷出的水雾、水膜相接触,经过相互的惯性碰撞、滞留、细微颗粒的扩散和相互凝聚等作用,随水滴流下,从而使油烟离子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这种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维修管理方便。
在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这一特殊的场景中,由于食品炸制过程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大量的高温水蒸气,致使普通的静电处理油烟,高分子材料过滤的吸附处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的油烟水汽净化装置,以解决该特殊场景中油烟水汽的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的油烟水汽净化装置,确保油烟的可靠分离净化,达到去除油烟异味,同时减少能耗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食品炸制加工生产线的油烟水汽净化装置,包括油烟罩体及布置在所述油烟罩体内的油烟分离装置和静电场装置,所述油烟罩体的底部设置有油烟进口,且在该油烟进口的一侧设有接油盒,
所述油烟进口与所述油烟分离装置之间设有倾斜式布置的百叶窗板,所述百叶窗板的低端位于所述接油盒的正上方;
所述百叶窗板的两侧底部设有导热材料制成的托撑臂,托撑臂的外端向上延伸至位于油烟罩体顶部的油烟出口处,所述的油烟出口处设有散热板,所述托撑臂的上端与所述散热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伊迈炭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和县伊迈炭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6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