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PTC热保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6627.5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柴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兰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H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ptc 保护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PTC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压基准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控制磁通动作的开关器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断路器触头,PTC元件的两端和电压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器件的驱动极,开关器件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磁通连接VCC端,电压比较模块通过比较PTC元件的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当PTC元件的电压值大于基准电压时控制开关器件导通进而控制磁通动作,实现断路器脱扣。本发明通过采集PTC的两端的电阻变化的电压参量经过电路处理达到可靠保护,安装和调节方便、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PTC热保护电路,主要用于小型断路器(MCB)或塑壳断路器(MCCB)或框架断路器(ACB),属于低压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断路器热保护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式:通过互感器采集过载信号通过比较器(运放等)进行保护,成本比较高,安装不方便;或者通过双金属片的热过载特性进行保护,使用双金片发热翘曲推动脱扣杆使断路器脱扣达到保护电路,双金片调节不方便,保护精度比较低,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不是很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断路保护器热保护方案成本高、调节不便、误差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PTC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压基准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控制磁通动作的开关器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断路器触头,PTC元件的两端和电压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器件的驱动极,开关器件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磁通连接VCC端,电压比较模块通过比较PTC元件的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当PTC元件的电压值大于基准电压时控制开关器件导通进而控制磁通动作,实现断路器脱扣。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断路器PTC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基准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控制磁通动作的开关器件,PTC元件的两端和电压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器件的驱动极,开关器件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磁通连接断路器的N触头,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VDD端和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接参考地和断路器的L触头,电压比较模块通过比较PTC元件的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当PTC元件的电压值大于基准电压时控制开关器件导通进而控制磁通动作,实现断路器脱扣。
优选地,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和MCU,PTC元件的两端和电压基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器连接MCU的输入信号端,MCU的输出信号端连接开关器件的驱动极,MCU通过比较PTC元件的输出电压和设定的基准电压,当PTC元件的电压值大于基准电压时控制开关器件导通进而控制磁通动作,实现断路器脱扣。
优选地,所述电压基准模块包括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1,电阻R1的一端连接VDD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压比较模块为比较器。
优选地,所述电压基准模块包括电阻R1和可调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连接VDD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电阻R2的调节端连接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为三端稳压器或稳压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开关器件为MOS管或可控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安装方便性:直接模块化安装,只要把PTC的接口固定(铆接或螺钉安装)在触头上即可实现断路保护。
经济性:方案预计小于4个双金片的物料成本,单是从生产角度就大大减少生产和调校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兰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真兰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6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备有改进的控制舱的自推进操作机器
- 下一篇:机器人系统以及机器人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