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制冷冰敷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7295.2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凌卓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卓彦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制冷 冰敷带 | ||
1.一种循环制冷冰敷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包括容纳区(2)与粘接区(3),所述粘接区(3)与带体(1)配合,所述容纳区(2)内设置有冷却袋(4),所述冷却袋(4)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冷却袋(4)连通有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内填充有纳米沸石(51),所述冷却袋(4)与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上设置有控制连通通道开启和关闭的启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为软管(6),所述软管(6)位于冷却袋(4)内的端部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包括双金属片(61);所述冷却袋(4)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所述双金属片(61)处于打开软管(6)的端部的状态;所述冷却袋(4)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双金属片(61)处于关闭软管(6)的端部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袋(4)包括若干个冷却区(41),相邻所述冷却区(41)之间设置有连通孔(42),所述冷却袋(4)的顶部设置有供软管(6)接入的开口(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袋(4)由PVC材料制成,每一所述冷却区(41)内设置有吸水无纺布(44),每一所述吸水无纺布(44)的两侧设置有格栅网(45),所述冷却水位于冷却区(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袋(4)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扣(46),所述容纳区(2)内设置有与连接扣(46)配合的固定扣(47),所述连接扣(46)位于每一冷却区(41)的边角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袋(4)在开口(43)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底座(71)、上盖(72)、第一密封环(73)和第二密封环(74),所述冷却袋(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5),所述上盖(7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76),所述底座(71)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75)和第二通孔(76)卡接配合的卡接柱(77),所述卡接柱(77)的端部大于第二通孔(76)的直径,所述上盖(72)上设置有与软管(6)配合的第一半圆槽(78),所述底座(71)上设置有与软管(6)配合的第二半圆槽(79),所述第一密封环(73)与第一半圆槽(78)配合,所述第二密封环(74)与第二半圆槽(79)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转动阀(62),所述转动阀(6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软管(6)配合的第一接口(63),所述转动阀(62)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阀芯(64),所述阀芯(64)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65),所述阀芯(64)向上延伸形成转动手柄(6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盒(52),所述吸附盒(52)上设置有与软管(6)配合的第二接口(53),所述纳米沸石(51)填充于吸附盒(52)内,所述吸附盒(52)上设置有供纳米沸石(51)填充的进料口(54),所述进料口(54)上连接有密封盖(55),所述吸附盒(52)上设置有负压口(56),所述负压口(56)上设置有单向阀(5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53)上设置有限制纳米沸石(51)进入软管(6)的筛板(5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制冷冰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区(3)为魔术贴,所述带体(1)上设置有与魔术贴配合的粘接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卓彦,未经凌卓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2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在线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面料透气性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