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28350.X 申请日: 2020-12-07
公开(公告)号: CN112458021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1
发明(设计)人: 周冬梅;魏利辉;何亮亮;赵敏;冯辉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7;A01P3/00;A01P5/00;A01G13/00;C12R1/39
代理公司: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代理人: 温爱飞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荧光 假单胞菌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防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上述荧光假单胞菌MF1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94,其应用具体可为荧光假单胞菌MF11在防治根结线虫病或蔬菜苗期猝倒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MF11(Pseudomonas fluorescens),可以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和蔬菜苗期猝倒病,同时也表现出了广谱的植物抗病能力,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研究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生防菌剂提供优质的生物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世界性分布的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原物之一,侵染后可导致植物组织发生变化,致使寄主更易受到青枯、枯萎、根腐等病原菌的侵染,造成复合病害,从而加快发病速度,加重这些土传性病害的发生严重度。由于寄主广泛,不同生态环境下根结线虫的发生流行规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作物根结线虫病的防控十分困难。

腐霉菌(Pythium spp.)是多种植物重要的病原,其病害种类繁多(楼兵干,2002)。腐霉的寄主有葫芦科、茄科、豆科和禾本科等植物,给寄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张博等,2008)。近几年来,腐霉作为许多农作物苗期病害的重要致病菌而被广泛报道。腐霉可以引起苗期猝倒、立枯、根腐、茎腐、果腐等(向新华,2012),其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而瓜果腐霉菌引起的幼苗猝倒、根茎和瓜果腐烂最为严重。腐霉猝倒病是难以防治的病害,常高发于瓜类、豆类、辣椒和茄子等瓜果类蔬菜,尤其对黄瓜和番茄危害最为严重(DimitriosF,2011),其发病症状主要在植物胚茎基部或中部呈现水浸状后,导致子叶尚未凋萎即猝倒(王向东等,2006)。

使用化学药剂是目前作物生产中根结线虫和苗期猝倒病防控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高毒化学药剂的误用和滥用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人、畜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开发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的药剂,以控制根结线虫病和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危害。

生物防治因其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无害等优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利用环境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以及诱导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这些微生物对环境无污染,能克服化学药剂防治带来的缺陷,引起了科学家们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害、以及应对不良环境的兴趣;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安全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国民经济及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因此,探寻一种安全、经济兼之有效的防治根结线虫和腐霉病害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更迫切的是需要筛选出能对根结线虫病或作物苗期猝倒病进行有效防治的微生物以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筛选了一种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并优化了其培养方法,且通过测定温室盆栽防效,对生防菌进行测试,研究其对瓜果腐霉病的控病效果;同时对其他植物病原菌进行平板拮抗测试,初步了解其拮抗菌谱,为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生防细菌,所述生防细菌为荧光假单胞菌MF11,其分类命名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94,保藏日期为2019年09月03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菌药制剂,其包括荧光假单胞菌MF11或由其发酵获得的无菌发酵液。

进一步地,上述菌药制剂还包括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包括但不限于:分散剂、稳定剂、载体等。上述菌药制剂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如粉剂)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