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8690.2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李春燕;朱兆奎;杜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50;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01415 上海市奉贤区沪杭公路1588号3号楼1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病毒 基因 保守 序列 引物 探针 组合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特异性的检测出新冠病毒,以及检测时灵敏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ORF1ab/N基因基因保守序列、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本发明旨在提升新冠病毒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及检测效率,使整个检测的流程更加简便快捷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学医学核酸检测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感染后常见的体征为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初始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达14天等相对隐蔽的因素,患者和携带者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加剧了传播。
采用快速有效的手段对感染者进行早期特异的诊断是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有效救治患者,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就对病原体的快速诊断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烈性传染病大规模爆发时,对病原体的快速精准诊断非常困难,尤其在某些缺乏实验室检测条件的地区这种挑战显得尤为突出。
核酸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的优势,能够检测发现处于潜伏期的病原体携带者。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但是耗时较长,并且离不开价格昂贵的专用仪器设备,因此难以在基层检验机构普及。近年来出现了如RPA(RecombinasePolymerase Amplification,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 这样的核酸检测技术,该技术也可用于检测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β属,有包膜,属正冠状病毒亚科,成为继α-冠状病毒的 HCoV-229E 和 HCoV-NL63,β-冠状病毒的 HCoV-OC43、HCoV-HKU1、SARS-CoV和 MERS-CoV之后,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科中的第七个成员。尤其是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的感染机理相似,序列相似度高。如何能特异性地识别新冠病毒,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通过ORF1ab/N基因的一段保守序列能够在检测新冠病毒时,特异性的检测出新冠病毒,不会出现假阳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基因保守序列,所述cDNA序列包括:靶标N基因中的一段保守序列和靶标ORF1ab基因中的一段保守序列作为检测的靶标序列,用于检测新冠病毒,所述N基因保守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ORF1ab基因保守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优选地,选取自N基因保守序列中的一段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1,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1用于检测新冠病毒N基因,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组合1如SEQ ID No.2所示;
或;
选取自N基因保守序列中的一段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2,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2用于检测新冠病毒N基因,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组合2如SEQ ID No.6所示;
或;
选取自N基因保守序列中的一段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3,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3用于检测新冠病毒N基因,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组合3如SEQ ID No.10所示。
优选地,选取自ORF1ab基因保守序列中的一段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1,所述N基因靶标序列1用于检测新冠病毒ORF1ab基因,所述ORF1ab基因靶标序列组合1如SEQ IDNo.15所示。
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