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Web协同办公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9179.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贾维斯数据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张绍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建筑 模型 web 协同 办公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Web协同办公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端和远端对应存储三维建筑模型;控制端监听存储的三维建筑模型的变化数据;控制端对变化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编码数据;控制端将编码数据发送给通讯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推送给对应的远端;远端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存储的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还原。该方法通过共享三维建筑模型状态的方式,实现三维建筑模型的屏幕共享,解决了现有屏幕共享方法中视频体积大、采集慢、编码慢、传输慢、解码慢和播放失真卡顿等问题,实现了三维建筑模型的低延时高保真的屏幕共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办公软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Web协同办公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远程控制与操作互动作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让用户不需要身临其境便可以实现相同的互动,异地的观看与操作。其中屏幕共享是数据共享中的一种重要应用,特别在网络视频会议、IM即时通讯工具等各类网络通讯系统中经常被用于文档展示、操作演示、协同办公等,是音视频、文本消息等交互方式重要且有效的补充。
目前大多视频会议、IM即时通讯工具等使用的屏幕共享技术是采用常见的屏幕采集、本地编码、推送屏幕数据、远端拉取屏幕数据、远端解码、远端显示的过程实现。这种屏幕共享技术已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整套方案的每个环节都对计算资源或网络资源有高度依赖。控制端的屏幕采集和H.265编码以及远端的H.265解码和视频播放都需要较多的计算资源支持,耗时取决于硬件条件。而控制端把数据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器以及远端从流媒体服务器中拉取数据的耗时都取决于网络条件。当远端达到一定数量时,流媒体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也会达到瓶颈。因此所有环节的耗时加起来必然会影响最终的体验效果。
在及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或屏幕操作不多的场景中,上述屏幕共享技术是可以满足的。例如文档的共享展示,虽然文档内容在各个远端的呈现会有一定的延迟,但通常文档会被停在一个页面较长的时间,方便展示者进行讲述,因此不会受到影响。
但在及时性要求高的场景或屏幕操作多的场景中,上述屏幕共享技术难以有好的效果。例如在建筑工程行业中,通常一个工程项目会有多家不同的公司参与,而远程会议时多数展示的是三维建筑模型,控制端会经常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人称漫游、自由旋转模型、放大缩小某个区域、选中并跳转到模型中某些构件面前、剖切模型、测量模型等等。如果在远端中听到控制端讲述的内容和看到的模型操作之间有较大的不同步,会严重影响现场多方交互协作的效率。另外如果由于工地的网络带宽因素影响到视频丢帧、模糊甚至卡顿,导致远端看不清三维建筑模型中的具体元素,更加会影响到具体工程问题的发现和决策。
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特殊性,需要一套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Web协同办公方法及系统,实现了三维建筑模型的低延时高保真的屏幕共享效果。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Web协同办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端和远端对应存储三维建筑模型;
控制端监听存储的三维建筑模型的变化数据;
控制端对变化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编码数据;
控制端将编码数据发送给通讯服务器;
通讯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推送给对应的远端;
远端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存储的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还原。
优选地,所述控制端监听存储的三维建筑模型的变化数据具体包括:
控制端设有监听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贾维斯数据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贾维斯数据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9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柔性直流配网换流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压型九电平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