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酯丙烯酸酯复合UV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9212.3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潘学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67/06 | 分类号: | C09D167/06;C09D7/65;C08G63/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纳米 聚酯 丙烯酸酯 复合 uv 固化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酯丙烯酸酯复合UV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L‑丙交酯和ε‑己内酯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多元醇和辛酸亚锡,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得到聚酯多元醇;(2)往聚酯多元醇中加入阻聚剂并预分散,随后加入丙烯酸酐或甲基丙烯酸酐,继续在惰性气体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残余小分子,得到含有多个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3)再将聚酯丙烯酸酯树脂预热后,加入纤维素纳米晶、UV光引发剂和活性稀释剂,搅拌均匀,除气泡,接着放入容器中封装,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优质的绿色环保型树脂材料,在防水涂层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酯丙烯酸酯复合UV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技术在涂料、胶黏剂、微电子、齿科修复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粘度是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普遍问题。传统紫外固化树脂配方中的大量加入活性稀释剂以降低系统的粘度,但是低分子量的活性稀释剂会导致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此外,活性稀释剂添加过多会降低固化后涂层的机械性能。因此,在减少活性稀释剂使用量的同时降低UV固化体系粘度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Perocheau等(Journal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2019,17(1),127-143.)通过引入超支化结构,有效降低了聚酯丙烯酸树脂的粘度;Cui等(Polymer Bulletin,2016.73(2):571-585)分析了在分子链中引入了低分子量聚醚对树脂粘度的影响,发现低分子量聚醚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树脂粘度。低分子量聚醚体系的UV树脂,虽然能有效降低树脂粘度,但受限于聚醚材料较低的内聚力,其固化材料的力学强度却普遍比较低。
由于受体系和结构方面的影响,紫外光固化涂料在力学性能、耐水性等方面与传统溶剂型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而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存在高湿度环境,易导致材料的腐蚀与降解,因此亟需研发具有高机械和防水性能的涂层系统。
如中国专利CN1654553A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纳米SiO2,TiO2)并进行表面处理,将预聚胶、洁性单体、光敏剂、引发剂、溶剂混合配制成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预聚胶,搅拌并经超声分散加入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得纳米改性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所得的纳米改性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的固化更彻底,漆膜的厚度更均,漆膜硬度高,耐热性、耐磨性好。但与本发明的复合树脂相比,其采用的无机纳米粒子相容性较差,对于涂层的防水性能并无有效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酯丙烯酸酯复合UV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以生物基乳酸等为主体结构,通过无规共聚、并将星形分子结构引入树脂中以降低粘度,并加入生物基纤维素纳米晶进行复合,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疏水性,是一种优质的绿色环保型树脂材料,在防水涂层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树脂,采用无规共聚的方式在分子链中引入聚乳酸和聚己内酯,通过聚己内酯组分降低树脂的整体玻璃化转变温度,并通过星形支化结构降低分子链之间的缠绕进一步降低树脂粘度;同时,本发明所述树脂由于采用共聚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相容性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树脂主体结构为内聚力更高的聚酯,因此固化后的力学性能极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酯丙烯酸酯复合UV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L-丙交酯和ε-己内酯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多元醇和辛酸亚锡,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得到聚酯多元醇;
(2)往聚酯多元醇中加入阻聚剂并预分散,随后加入丙烯酸酐或甲基丙烯酸酐,继续在惰性气体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残余小分子,得到含有多个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9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67-00 基于由主链中形成1个羧酸酯键的反应得到的聚酯的涂料组合物
C09D167-02 .由二羧基与二羟基化合物衍生的聚酯
C09D167-04 .由羟基羧酸衍生的聚酯,如内酯
C09D167-06 .具有碳-碳不饱和部分的不饱和聚酯
C09D167-08 .用高级脂肪油或其酸,或用天然树脂或树脂酸改性的聚酯
C09D167-07 ..具有端部碳-碳不饱和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