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互连结构、半导体器件及提高扩散阻挡层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0362.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罗军;许静;叶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528 | 分类号: | H01L23/528;H01L23/532;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金铭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互连 结构 半导体器件 提高 扩散 阻挡 性能 方法 | ||
1.一种金属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互连金属层、钝化层和扩散阻挡层,所述钝化层连接在所述互连金属层和所述扩散阻挡层之间;所述扩散阻挡层为Co基合金层;所述钝化层为利用等离子体(plasma)处理所述扩散阻挡层的表面形成;
所述Co基合金层的材料为Co-Ti、Co-W、Co-Mo或Co-Ta;采用含N离子、F离子、C离子或H离子的气体对所述扩散阻挡层表面进行等离子体(plasma)处理,以形成所述钝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互连金属层的互连金属为Co、Cu、W或Ru。
3.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导电结构的衬底;
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上方,所述介质层具有暴露所述导电结构的开口;
金属互连结构,所述金属互连结构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且与所述导电结构导电互连,并且所述金属互连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金属互连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中和/或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
5.一种提高扩散阻挡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导电结构的衬底;
形成暴露所述导电结构的开口;
覆盖所述开口内壁淀积Co基合金材料,形成扩散阻挡层;所述Co基合金层的材料为Co-Ti、Co-W、Co-Mo或Co-Ta;
采用含N离子、F离子、C离子或H离子的气体对所述扩散阻挡层表面进行等离子体(plasma)处理,形成钝化层;
在所述开口内淀积互连金属,形成互连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扩散阻挡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plasma)处理的气体为NH3或CF4;所述等离子体(plasma)处理的温度为1~600℃,时间为1s~1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扩散阻挡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暴露所述导电结构的开口包括:
在所述导电结构上方淀积介质材料,形成介质层;
刻蚀所述介质层,以形成裸露所述导电结构上表面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扩散阻挡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互连金属层上方形成盖帽层;所述盖帽层至少覆盖所述扩散阻挡层和钝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03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砖生产用自动化堆垛设备
- 下一篇:建设基坑智慧监测升降设备和系统